问答详情

现在购买三间私人住宅,有自己的房地产证和土地使用证吗? 存在的风险是多少?

房产纠纷 2020-01-12 23:4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认产权的可靠度
    1、注意产权证上的房主是否与卖房人是同一个人;
    2、搞清楚是成本价房还是标准价房或者是经济适用住房;
    3、产权证所确认的面积与实际面积是否有不符之处;
    4、一定要验看产权证的正本,而且到房管局查询此产权证的真实性。
    二、考察原单位是否允许转卖
    1、确认标准价购买的公房出让时是否已经按成本价补足费用或者与原单位按比例分成;
    2、大部分公房进行房改时原单位都保留优先回购权,因此要确认原单位是否同意出让;
    3、一般来说,军产、院(医院)产、校(学校)产的公房必须要原单位盖章后才能出让。
    三、查看是否有私搭私建部分
    1、是否有占用屋顶的平台、走廊的情况;或者屋内是否有搭建的小阁楼;
    2、是否改动过房屋的内、外部结构,如将阳台改成卧室或厨房、将一间分隔成两间;
    3、阳台是不是房主自己封闭的,这牵涉到阳台面积应该怎么计算的问题。
    四、确认房屋的准确面积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三条。
    四、申请该行政许可事项应具备的条件
    (一)建筑工程
    1、审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平面设计方案;
    2、审定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3、取得土地权属文件。应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目录
    (一)建筑工程(含永久性建筑、临时性建筑和维修工程)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报表(建筑物);
    2、与规划管理相关的施工图(一式4份及电子文件);
    3、具有相应测绘资质单位出具的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含电子文件);
    4、使用土地有关证明文件;
    5、申报单位(人)委托代理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同时交验原件;
    6、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涉及消防、人防、配套、地名等法律、法规规定的一项或多项审核意见)。办理程序
    1、窗口预审受理;
    2、承办部门现场踏勘,提出初审意见;
    3、会审审定,作出决定;
    4、同意的,办理档案预登记手续,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同意的,核发通知书。
  • 土地使用证是登记土地使用权利信息的,房产证是登记房屋信息的证件,二者在法律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土地使用证在国土局进行办理,房产证在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登记。
    土地证是对个人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俗称。
    《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所购商品房应具备“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没有它,将很难从根本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多数购房者从不关心,也未领到过。其实土地证和房产证一样重要。
    房产证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即《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 的合法凭证。
    房屋所有者凭证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 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按照我国现行的房屋所有权登记制度,房屋登记是城镇房屋权利归属的法定公示方法。
    房产证,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即《房屋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权的合法凭证。房屋者凭证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
    房产证包括房屋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在通常意义上,房产证是房屋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权归属的书面凭证。
    土地使用权证又称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是指经土地使用者申请,由城市各级人民政府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该证主要载明土地使用者名称,土地坐落、用途,土地使用权面积、使用年限和四至范围。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号可以去土地辖区土地管理局查询。
    一般在开发商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会有《国有土地使用证》。
    就是说开发商有项目规划了,政府许可了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然后方可使用该土地,所以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临汾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