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对不起,如果卡车超载率在30%以上,驾驶执照交通警察处理多少钱,罚款多少钱

保险纠纷 2020-02-07 21:0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应用市场搜索e修智选或者关注exiuzhixuan)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方能继续上路驾驶。
    驾驶证扣分超过12分已不具有合法驾驶资格,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 驾照扣多少分学习,  根据新规定,从2012年5月1日开始,凡持有A
    1、A
    2、B
    1、B2驾照的,哪怕只被记一分也要参加交通安全学习。新规定中,根据审核的不同记分情况,对驾驶人有不同的学习要求。  记分情况不同,学习要求不同:  
    1、年度内有5分以下记录的,接受不少于3小时的交通安全学习。  
    2、记满6分、11分以下的,接受不少于半天的交通安全学习。  
    3、记满12分的,要当场扣留驾驶证,并责令其参加为期7天的交通安全学习。  每个记分周期(一般是从初次领驾驶证的日期算起12个月内)交通违法记分都不满12分,没有违章(有违章需要处理完)下一个记分周期自动归零;比如说
    10.1号驾驶证年审,只要
    10.1号之前驾驶证没有违章(有违章需要处理完),不满12分,驾驶证到
    10.1号自动清零,不会计入下一记分周期,不过驾驶证记分超过12分,或有违章未处理就会计入下一记分周期。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驾照扣分怎么查  
    1、邮寄  当车主在十字路口闯红灯被电子眼拍照后,交警部门将按照该车档案登记的地址,将照片及处罚单通过邮政快递,寄到车主手中,车主可在规定时间内到银行缴纳罚款。  
    2、短信  车主进行单条查询时,需编写短信+A/C车牌号+车型(其中A表示大型,C表示小型汽车)查询。在查询指令发出后的几秒钟之内,就会收到系统反馈的车辆是否有违法信息。  
    3、电话查询  车主也可拨打由交警部门开设的交通违章查询电话进行自动或人工查询。  
    4、网络查询  车主也可通过上网查询的方式查询违章记录.首先,登录道路交通安全网网站,在查询提示框中,需要输入查询车辆驾驶牌号以及车主的驾驶证号或驾驶员档案号,最后输入车辆发动机号的后四位。
  • 超载一般给予罚款以及扣分处罚,驾驶证扣分不超过12分一般问题不大。
  • 货车超载是指货车装载质量超过行驶证载明的核定载质量。货运车辆超载运输所造成的破坏和损害是令人难以容忍的,超载车辆除了可能会压坏公路路面外,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也相对较大。  有关交通部门虽然一直强调严加治理,但是超载现象未得到根本性好转,部分地方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可以归为:  一是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出于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不惜冒风险超载运输;  二是有关部门对超载现象的惩处力度不足,光是罚款还不能对其造成震慑。因此要根治超载,物流从业人员要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另外,有关部门除了罚款还应该多种手段齐下对违法超载人员进行教育和劝导。  超载运输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破坏公路设施,增加公路维护费用,缩短公路使用寿命。  
    (二)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三)造成国家规费大量流失,影响了公路建设资金的筹措。  
    (四)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五)造成汽车行业的畸形发展。货车超载处罚标准超载对汽车使用寿命危害极大,可以导致车辆油耗增加,气缸磨损加大,离合器片烧毁,车架和钢板弹簧片断裂等情况。超载还会严重危及行车安全,严重超载会造成爆胎,引起车辆突然偏驶。超载还严重影响汽车转向性能,造成转向沉重,容易造成翻车事故。因此,国家相关法律拟定了货车超载的处罚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第九十二条规定,“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运输单位的车辆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眉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