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若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结果,应当免除处罚。我想问的是,此时的犯罪中止属于犯罪行为吗?

刑事辩护 2020-02-06 08:01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的笼统概念。
    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特征: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有效性;其成立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只要求没有发生犯罪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即可。
  •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
    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 法定免除处罚的情节:  
    1、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4、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5、胁从犯,应当按照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6、自首犯罪分子,其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7、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9、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担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担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1、在国外犯罪并已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新余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