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在北京开了一张大银行信用卡!信用卡没有拿到!它被擦干净了!15000卡!我打电话给银行告诉它我的信用卡被盗了!我自己没拿到!已经两年多了!银行没有起诉!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银行 2020-03-02 17:2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1、盗用人--第一责任承担人  盗用人与持卡人之间是侵权责任关系,应当按照《物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返还该笔财产的责任,超过一定的金额还应当按照《刑法》的规定承担“盗窃罪”的刑事责任(盗窃罪的起刑点是2000元)。  但这种小额经济类犯罪破案率较低,盗用人常常无法查出,就无法承担返还该笔金钱的责任,因此,信用卡盗刷最终都沦为持卡人、银行、刷卡商户之间掰扯责任。  
    2、发卡银行—未及时挂失的责任承担人  发卡行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由办卡时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约定,各个银行的约定不同,共同点是银行只对未及时办理挂失给持卡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此外一律不负责任。  近来,有些银行为了招揽业务,推出了失卡保障服务,在银行卡丢失48小时(或24小时)内的盗刷承担限额(5000或10000元)以内的责任,并且规定严格的条件限制(比如非密码支取、第一时间挂失)。发卡银行承担的责任由签约的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3、刷卡商户—未尽合理审核义务的责任承担人  对于仅凭密码支取的信用卡,刷卡商户负有核对密码的义务;凭签名支取的信用卡,刷卡商户负有核对用卡人的签名与预留签名是否一致的义务。  刷卡商户在未尽到上述义务时才承担相应的责任。  
    4、持卡人—未尽妥善保管义务的责任承担人  根据持卡人与银行签订的协议,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信用卡,一旦丢失或者卡片信息泄露被盗刷,持卡人应当承担与未妥善保管信用卡的过失相当的责任的。  一旦信用卡被盗刷,大部分的责任可能在持卡人。  
    二、信用卡使用中的建议  
    1、办卡前了解信用卡服务协议,谨慎选择银行  有些人为了贪图银行的小礼物或者积分返点而疏于考察办卡银行的信用,也未关注信用卡服务协议,对银行都能提供的服务缺乏了解;甚至有些人持有近10张信用卡,各种卡片的服务和规则都不去了解,只关注透支额度及银行返点。如果出了信用卡被盗刷的问题,很可能所有的责任都需要你来承担。  
    2、信用卡的支取采用密码加签名的方式  在选择信用卡时,一要关注发卡行的信誉,二要关注信用卡的服务范围和责任承担。  目前,各个银行都规定,凭密码支取的信用卡,视同有权消费,即使发生盗刷,持卡人也应该对此埋单,卡片一旦发生盗刷,持卡人就负有完全责任。  仅凭签名支取,一旦信用卡丢失,没有密码的保护屏障,捡卡人很容易支取卡内金钱,而各个银行对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只是承担部分责任,其他的部分还要失卡人自己承担,更容易造成损失。  密码加签名方式,即使卡片丢失,首先要破解密码,消费时刷卡商户还负有审核签字是否预留签字的义务,保障更多。是目前最可行的支取方式。  
    3、开通网上银行、刷卡时要慎重  即使凭签名支取的信用卡,网上银行也是需要凭密码支取的,凭密码支付的损失都是由持卡人自行承担,因此开通网上银行要注意风险防控。  现在,我们购买的各种物品,预约上门的各种服务,商家也会持有各种POS机,通过POS机刷卡,你卡片的信息就会预留在POS中,会给别有用心的人以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卡在身上,却被盗刷的原因。  
    4、信用卡被盗刷后应采取如下措施  1)第一时间与银行联系挂失,避免损失继续扩大,把挂失后的责任转嫁给银行。  2)马上报警,取得不在支付现场的证据及《报案记录单》,为维权准备证据。  3)立即联系律师,把可能的风险控制到最小。不要担心联系律师会耽误太多时间,简单的案子,一般律师在5分钟内就能厘清来龙去脉,并给出相应的意见。  4)按照约定时间还款。  很多人会认为款项属于盗刷,不属于自己消费;或者对银行的处理结果不满赌气不还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自己的损失。
  • 一般情况下,真卡被他人盗窃后造成的损失应该由持卡人自行承担,但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真卡尚处于未激活使用状态。银行在邮寄信用卡及审核信用卡激活过程中存在程序设计缺陷和技术漏洞,导致非本人且未经授权的激活申请也能被允许,故银行应当承担责任,客户在过错范围内减轻或者免除银行责任。
    银行作为信用卡提供商和服务商,交易规则、交易流程、交易要素均由其制定、设计,支持交易完成的相关设备及技术亦处于银行掌控下。相对于客户个人,无论在程序设计还是交易环节,银行有更多防范风险的能力与条件,有义务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而客户对账户发生异常变动负有通知等附
  • 应对信用卡纠纷案件的对策建议
    1、金融机构加大发卡审核力度并抑制过度授信。由形式审查向实质审查过渡,发卡时除审核原件,要求办卡人提供1-2个证明人,对收入状况有要求的,应提供办卡人单位出具的规范的收入证明。
    逐步改变根据持卡人用卡消费状况提高授信额度的作法,转而建立以定期对持卡人收入状况审核为基础的授信额度机制,真正把握长期稳定的用户并降低信用卡用卡风险。
    2、金融机构建立定期回访制度。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内控,发卡后定期回访持卡人,确认其地址和单位,防止因其变更地址后未办理信息变更手续,致下落不明而给以后诉讼留下隐忧。
    3、法院建立多元化送达机制和被告下落不明情况登记制度。
    以被告住址、工作单位、证明人为基础,通过直接送达、EMS邮政速递、电话录音、短信通知和亲友转告等多种途径,扩宽送达路径,增强送达效果。对信用卡案件被告身份情况、有关案号、案由、承办人进行登记,实现法院系统内部对下落不明人员的信息共享。
    4、法院加大信用卡案件的调解力度。积极与银行及持卡人沟通协调,劝说银行对利息、滞纳金、诉讼费作出一定让步并同意灵活的还款方式,引导持卡人承诺尽快偿还本金及部分利息,促成双方调解或撤诉。
    5、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将信用卡透支案件作为集中执行重点,成立专项执行小组,灵活运用限制高消费、悬赏执行、新闻曝光等措施,集中攻关,对症下药,提高信用卡欠款案件的执行率。
    6、司法部门应加大对信用卡欠款超期不还严重后果的宣传。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教育公众“量力”用卡,慎于过度超额消费、超前消费,根据自身收入状况,形成信用卡消费上限习惯,避免因信用额度不佳造成房贷不能等情形。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西安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