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女方孕期,男方出轨,可以要求赔偿金么?

离婚 2020-03-05 14:3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般来说,夫妻间离婚可以要求赔偿的情形不多,出轨不是可以要求赔偿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 男方出轨,女方可以向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吗?法律如何看待夫妻一方的出轨行为?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男方出轨,女方可以向其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吗?   对于出轨,又称婚外恋,是指行为人与婚外异性发生拥抱、抚摸、亲吻、性爱等亲密行为。根据情节恶劣程度,我们可以将出轨分为四个层次:   
    1、暧昧,即男方与婚外异性有暧昧的聊天记录,在大庭广众之下牵手勾肩搭背等。   
    2、通奸,即男方与婚外异性有临时、隐蔽的性行为,譬如在外开房等。   
    3、同居,即男方与婚外异性在外面租房或购房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4、重婚,即男方与婚外异性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包括与其举行结婚仪式,在外声称其是男方老婆等。   对于同居、重婚的出轨行为,《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女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那么对于暧昧、通奸的出轨行为,女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吗?   《婚姻法》第四十六规定,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只是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并不包括暧昧、通奸类出轨,因此人民法院并不支持暧昧、通奸类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的,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   
    二、法律如何看待夫妻一方的出轨行为?   
    1、出轨行为违反《婚姻法》第四条规定的夫妻忠诚义务。   根据《婚姻法》第四条的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男方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与婚外异性保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甚至非法生育子女,违反了夫妻之间应当互相忠实的法律义务,对女方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心灵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2、法院突破《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到暧昧、通奸类出轨,合情合理,但不合法。   为了规避法律的制裁(重婚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极少男方会与情妇重婚;对于同居,由于具有临时性与隐蔽性,女方很难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事实上,就算男方真的重婚、同居,由于女方举证能力有限,通常只能证明男方与婚外异性言词暧昧,行为亲密,偶尔发生性关系,很难证明男方与婚外异性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更不用说证明男方与婚外异性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了,因此在绝大多数离婚诉讼中,女方都是仅能证明男方暧昧、通奸。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将女方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仅限于同居、重婚,导致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过小,也赋于女方过重的举证责任,不利于保护女方权益。
  • 夫妻中如有一方出轨,另一方可以获的损害赔偿需要具备相关的条件,并不是说一方出轨,另一方就一定能获得赔偿,尤其是精神损害赔偿,需要严格的认定。至于能获得多少赔偿,这个可能要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来确定,如果双方并无太大纠结,和平分手离婚的话,建议双方协商好赔偿事宜,如果说一方婚内出轨,还带有家暴等严重损害另一方的行为,
  • 《婚姻法》第40条规定: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2、要求离婚补偿金、离婚补偿费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
    2)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履行了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义务;
    3)一方在履行上述义务时比另一方付出得较多;
    4)必须在离婚时提出补偿请求。
    3、离婚补偿金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婚姻关系破裂而导致的夫妻间生活水平的差异。
    4、离婚补偿费支付方式可采用终身年金或本金支付的方式。
    5、夫妻双方均可要求离婚补偿金,即便是被判有单方过错的一方,也可享受此权利。
    6、如果确实能证明一方的收入明显低于另一方,离婚对一方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变,他/她就有权要求离婚补偿金。
    7、如果离婚后双方收入情况变动,离婚补偿金可以被重新调整或者被取消
    8、现在的法律对离婚补偿金的界定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定。
    9、律师通过对法院的判决以及以往案例的分析,往往可以做一个大概的估算。
    10、离婚损害赔偿标准
    11、离婚损害赔偿金额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黄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