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单位会怎么解决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4 10:20
人浏览

  一、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单位会怎么解决

  1.当员工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单位应首先依据工伤级别进行相应处理。

  2.具体来说,需要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3.鉴定完成后,确定员工的伤残等级,针对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

  4.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通常是4级以上伤残,单位应保留其劳动关系,但允许其退出工作岗位,并按照伤残等级支付相应的伤残津贴。

  5.如果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停发伤残津贴,转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本人或家属持医院诊断证明及相关病历到街居民科进行登记。

  2.街居民科工作人员持上述诊断证明、病历及检查资料到区劳动局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申报。

  3.居民科工作人员向当事人反馈初步诊断意见,不符合鉴定条件的通知当事人并退回相关材料。

  4.具备鉴定条件的,待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通知,准备3张一寸照片。

  5.按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安排,本人如实填写丧失劳动能力人员鉴定表,并在规定时间内交纳鉴定费。

  6.组织鉴定:由居民科工作人员带需做劳动能力鉴定的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到区劳动局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7.根据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通知,居民科工作人员将鉴定结果通知本人。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标准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是指因损伤或疾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失、严重缺损、畸形或严重损害,致使伤病的组织器官或生理功能完全丧失或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具体包括以下情况:

  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3.双手或双足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4.完全性(感觉性、运动性或混合性)失语。

  5.非肢体瘫的中度运动障碍,包括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或吞咽肌肉麻痹等,造成日常起居活动障碍,但在他人帮助下可以完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建议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