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4 12:02
人浏览

  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纠纷的话,肯定是需要及时进行解决的,否则对于双方来说都有不好的影响,具体都怎么解决呢,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劳动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劳动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

  劳动争议主要有以下解决方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几年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三、对劳动仲裁不服应该到哪个法院起诉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之后得到了仲裁机构的裁决,但是有可能对裁决的结果不服,认为仲裁机构的判决存在偏向性,或裁决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于是就打算去法院重新进行起诉。这时,一般应向基层法院提起诉讼,但须区分不同情况。

  如果劳动争议为以下两种: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而又是用人单位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话,除非有《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除外情形,其他情况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做出的裁决为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得提起诉讼。

  如果是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或者是用人单位对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的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话,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劳动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发生劳动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协商解决、企业调解、劳动仲裁、法院判决。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