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产假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04 13:56
人浏览

  国家规定的产假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左右,所以说在进行保护处理的时候,也是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实际情况来进行产假处理,并且也要了解身体状况的管理,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法定产假是多久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一、法定产假是多久

  国家法定产假是98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二、女职工怀孕期间的法律保护

  (一)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二)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三)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四)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三、产假的工资怎么算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期间一般不从单位领工资,而是享受生育生活津贴,有多长产假,就领多久的生育生活津贴。

  (一)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的,其生 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二)从业生育女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不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本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这只是国家的统一规定,如果您遇到的情况比较复杂,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者说当地的生育机构,给您专业的帮助。并且在休产假前要了解相应的政策和规定,避免用人单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法定产假是多久问题的详细解答,对于我们在进行处理过程当中,一定要参考厂家的工资,可以领取生孕津贴参加生育保险来进行管理处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网站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