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房屋居住权和产权的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2 11:08
人浏览

  对于一所房屋内的住户来说,其可能拥有该房屋的居住权,也可能拥有该房屋的产权。那么居住权和产权到底是什么样的权利?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房屋居住权和产权的区别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房屋居住权和产权的区别是什么

  (一)概念不同

  居住权,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二)取得方式不同

  产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取得:

  (一)购买取得。

  (二)建设取得。

  (三)受赠取得。

  (四)抵押取得。

  (五)继承取得。

  居住权取得方式

  (一)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权。如承租人依租赁合同而取得对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权。

  (二)直接依法律的规定取得居住权。如未成年子女对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权。

  (三)依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居住权。房屋所有权人可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为他人设定居住权。

  (四)因取得时效的经过取得居住权。

  权力内容不同

  (一)产权制度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二)居住权的基本内容包括:

  1、对房屋的使用权;

  2、收益权,即在自身和家庭需要的范围内取得房屋收益的权利;

  3、物权请求权之保护的权利,即居住权人对房屋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为实现该权利,居住权人有排除所有权人和第三人妨害的权利。

  二、房屋居住权和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居住权是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房屋的使用权是指对房屋拥有的享用权。房屋租赁活动成交的是房屋的使用权。房屋的使用权不能出售、抵押、赠与、继承等,它包含在房屋的所有权之中。

  三、什么人是房屋所有权人

  房屋所有权是指对房屋全面支配的权利。《民法典》(2021.1.1生效)规定,房屋的所有权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这也是房屋所有权的四项基本内容。

  所以房屋的所有权人是指拥有这四项权利的拥有人,并不是单纯的拥有一项或者两项权利。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屋的居住权以及产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权利。有居住权的人,未必享有房屋的产权。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房屋居住权和产权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