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法加班一小时多少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28 10:35
人浏览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劳动者而言,当很多时候工作没完成往往会涉及到加班问题,一般加班是有加班费的,那么劳动法加班一小时多少钱?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劳动法加班一小时多少钱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二、劳动法规定加班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小时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对加班时间不能超过多长时间作了明确规定,如下: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但是这条规定并不包括法定节假日时间,因为考虑到一些部门的特殊情况,加班时间可由用人单位安排。

  

     

  三、加班工资如何计算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伴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而来的加班,由此诞生。

  加班工资,指的是在工作时间以外的劳动所得。譬如,我朝九晚五,那么除去这些时间,加上法定假日工作应得的费用就是加班工资。劳动者加班,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效益,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增加了额外的劳动量,就理应获得更多的工资当作补偿。加班工资一方面,抑制了企业滥用加班权利,榨取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也鼓励劳动者多劳多得,增加了员工的积极性。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命令劳动者参加劳动的,必须支付不低于300%的额外的加班工资。而且,企业也不能够用串休当作借口,不给劳动者多余的工资。前面为什么说额外的300%呢,是因为,除了这300%意外,还要给出基本工资。也就是说,300%+100%合计要给出400%的工资当作加班费。正因为给的如此之多,才能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免受企业或用人单位的侵犯。

  打个比方:法定节假日包括:十一国庆节7天,国际劳动节3天,元旦一天以及春节初一到初五一共十天,那么如果我选择工作,应得的钱就应该是(日工资+3*日工资)*10的金额。一般情况下,日工资基数为月工资(包括奖金,餐费,交通费等等),除以20.92天的有效工作日得到的钱数。也就是说,如果我一个月的月工资为1000元,那么实际的日工资应为1000/20.92=47.8元。因此,在法定假日加班的金额是47.8*3+47.8=197.2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劳动法加班一小时多少钱的相关知识,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加班一小时支付几元。支付多少加班工资要依据加班的时间和劳动者工资数额确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