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继承遗产的原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30 17:39
人浏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继承遗产原则有四,分别是份额均等原则,养老育幼原则,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适当照顾原则。那么继承遗产的原则具体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继承遗产的原则

  (一)份额均等原则。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这里的一般是指大致上相同的意思。但有些遗产分配达到均等很难掌握。但经各继承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不均等。

  (二)体现养老育幼的原则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即多分点遗产。

  (三)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多尽义务者多分;少尽义务者少分;不尽义务者不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时可以多分。相反,对被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四)适当照顾的原则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抚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按具体情况可以多分点遗产。

  二、遗产继承有多长时间的有效期

  遗产继承的有效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接受遗赠的有效期,一种是提起继承权诉讼的有效期。

  (一)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三、遗产继承的顺序是怎样的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应遵照该遗嘱执行。

  综上所述,老人去世留下遗产的,子女或者配偶可以继承遗产,具体继承遗产的时间没有限制,在正式分配之前都可以。有些遗赠中会指定执行人,这样需要执行人去执行遗嘱。子女分割遗产发生纠纷,自纠纷发生后三年是有效的诉讼时效。

  综上所述可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分割遗产过程中要注意婴儿财产份额的保留。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继承遗产的原则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