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12 10:44
人浏览

  在生活中,无论是多大年龄的人,提到放假都难免开心,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国家规定放假休息用来庆祝节日的日子,那么大家知道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哪些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哪些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

  法定节假日是带薪休假。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休息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平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三、国家规定节假日是公休还是公假?

  国家法定假日指的是国家规定放假的日子。法定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需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公休公假都不是专业名词,只是民间人们自己的说法,也没有什么区别,法律上只分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不上班没有工资,上班不安排倒休的支付二倍工资的加班费。法定假假日是带薪的,不上班也有工资,上班不能倒休直接给三倍加班费。国家规定的节假日,是指春节、元旦、清明、中秋、五一、国庆、端午七个法定假日,及部分放假的节假日,包括青年节、妇女节、儿童节和八一建军节等,不是指星期六和星期日。

  如果公司经常性的要求在休息日加班却又不支付加班费,这样的操作行为肯定是不合法的。但是,偶尔因为项目的需求要求加班的,可以通过调休弥补。理论上,周六不加班不需要请假,可自己既然不愿意加班,也应告知公司安排其他的同事接替工作,这是一些最简单的为人处事的道理了。

  综上所述可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我国国家法定节日在一年中也不多。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哪些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