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06 10:07
人浏览

  很多公司因为经营状况不好,就会不支付劳动者的报酬,那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劳动报酬范围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根据《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第七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拒不支付1名劳动者3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

  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不予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第七条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拒不支付1名劳动者3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5千元至2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

  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不予立案追诉。

  二、工资报酬的范围是怎样的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三、劳动报酬包括哪几部分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一)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

  (三)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司法解释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如果劳动者遇到公司拒付报酬,一定要依法提起仲裁,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