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申请恢复执行需要哪些手续与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3 01:30
人浏览

  一、申请恢复执行需要哪些手续与材料

  申请恢复执行的手续与材料包括:

  1.提交恢复执行申请书,明确申请恢复执行的目的和请求。

  2.需要提供执行依据,如判决书、调解书等,以证明执行请求的合法性。

  3.还需提供执行案件受理通知书、结案文书等,以证明案件的执行历程和状态。

  4.在身份证明材料方面,申请执行人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材料,如委托他人代为恢复执行的,还需另外提交委托书、受托人身份材料。

  5.为了提高执行效率,申请执行人还需要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二、恢复执行可能情形

  恢复执行的可能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当申请人撤销申请后,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提出恢复执行申请,且符合相关条件,可以恢复执行。

  2.如果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但执行依据仍然存在且符合恢复执行的条件,也可以恢复执行。

  3.当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时,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也可以恢复执行。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后,如果其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申请恢复执行,且符合相关条件,也可以恢复执行。

  5.还包括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形,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申请恢复执行需要哪些手续与材料

  三、恢复执行的时间限制

  恢复执行的时间限制为2年。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1.在判决、裁定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的二年内,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如果在这二年内,申请执行人曾经向债务人索取过债务,并且能提供相关证据,那么申请执行时效将中断,申请执行人可以在提供证据后,再次申请法院立案执行。

  在申请恢复执行过程中,还有哪些法律细节需要注意?如果你对此有疑问,欢迎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