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资分配制度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0-26 13:30
人浏览

  工资分配制度包括根据特征不同分为工资等级制度、工资升级制度等;根据地位不同分为基本工资制度等;根据对象不同分为机关单位工资制度等;根据特点不同分为绩效工资制度等。

  一、工资分配制度有哪些

  工资分配制度如下:

  1.根据其特征不同可分为工资等级制度、工资升级制度、工资定级制度;

  2.根据其地位不同可分为基本工资制度、辅助工资制度;

  3.根据其对象不同可分为机关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企业单位工资制度等;

  4.根据其特点不同分为绩效工资制度、能力工资制度、资历工资制度、岗位工资制度和结构工资制度。

  二、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1.按劳分配原则,是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支付相应的工资;

  2.同工同酬原则,是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相同,领取相等的报酬;

  3.工资水平适应经济发展原则,是一定区域和一定时间内劳动者平均收入的高低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工资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1.基础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由用人单位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它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2.岗位工资或技能工资,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技能、重要性等评价要素明确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内容,工资多少需要按岗位来转移;

  3.工龄工资,以工龄为主,结合考勤和工作业绩来确定;

  4.绩效工资,是根据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个人的业绩优劣来确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