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遗产纠纷时效几年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7-28 21:32
人浏览

  遗产纠纷时效三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时起算,遗产纠纷一般可以去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或者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遗产涉及到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一、遗产纠纷时效几年

  遗产纠纷时效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遗产继承纠纷怎么确定管辖权

  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涉及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被继承人生前可能有不同的住所,为了便于确定继承开始的时间、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前的关系、遗产的范围和分配等问题,使继承遗产的纠纷得到正确解决,民事诉讼法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法律快车提醒您,被继承人有两个以上住所的,在哪个住所内死亡,该住所地的法院对继承纠纷有管辖权。

  三、遗产纠纷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一般情况,遗产纠纷不能申请法律援助,除非当事人涉及未成年、盲、聋、哑人等情况。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法律快车提醒您,在国家的法律中,对于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情况是做了明确的规定的,只有在满足了相应的条件之后才能申请。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