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继承权有哪些形式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02 15:12
人浏览
导读:继承权的形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权以被继承人死亡为发生前提,法定继承指按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遗产分配份额进行的继承,遗嘱继承指按照被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没有死亡就不发生继承权的问题。

  一、继承权有哪些形式

  继承的形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1.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份额所进行的继承;

  2.遗嘱继承:是指按照死者生前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所进行的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法定继承权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根据对实践的总结,法定继承权的取得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1.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遗嘱,也没有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2.被继承人虽然立有遗嘱,但遗嘱无效,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3.被继承人虽然与他人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但是遗赠扶养协议无效或者遗赠扶养协议下的扶养人不履行扶养义务;

  4.遗嘱继承人因损害被继承人的利益而丧失了继承权;

  5.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

  6.遗嘱部分无效的,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7.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三、继承权多久失效

  法律快车提醒您,继承权本身没有时效期限。但如果是因为继承而发生纠纷,那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