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拆迁过程中协议纠纷处理方法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8 06:08
人浏览
导读:拆迁过程中协议纠纷处理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起诉等。签拆迁补偿协议需注意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合法的资格;安置补偿的各项内容是否约定清楚;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和违约责任。

  一、拆迁过程中协议纠纷处理方法有哪些

  我国拆迁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协商、行政裁决、起诉以及强制执行。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在合同双方签订了拆迁合同之后,因各种原因产生争议或出现违规行为时,首先是拆迁方与被拆迁方进行协商解决,若是协商未果,则可以通过相关仲裁机关进行裁决,若是对裁决结果不服,则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拆迁方胜诉则可强制执行。

  二、无效拆迁补偿协议下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补偿

  1.协议无效,则意味着没有签订协议,因此只能按照原来的状态,重新协商补偿或者依法进行评估补偿。

  2.协议必须是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行为。所谓合法行为,是指按照房屋拆迁法规规定的要求而实施的行为。如当事人的资格,社会组织作为房屋拆迁协议当事人要有法人资格;承办人签订协议要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权证明;委托代理订立协议的要有合法手续;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时,应当出具产权证书、使用权证明等法律文件。凡违反法规规定,采取欺诈手段等所订立的协议都是无效协议。

  三、签拆迁补偿协议需注意什么

  法律快车提醒您,签拆迁补偿协议需注意以下问题:

  1.补偿没谈好千万不要轻易签字,否则签完协议之后才发现补偿不合适,维权难度就很大了。

  2.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合法的资格。也就是搞清楚您跟谁签订的拆迁补偿协议,这个单位是否有权利与您签订协议,有没有履行协议的能力,如果签订的主体没有资格、不合法,将来极有可能无法履行协议,给您带来巨大损失。

  3.安置补偿的各项内容是否约定清楚。例如补偿款的总金额及各项补偿内容的具体明细,补偿款的支付时间及支付式,安置房的位置、房号,安置土地的面积及具体位置、土地性质等等,千万不要轻信拆迁工作人员的话,签订内容约定不清的协议或空白协议。

  4.明确约定合同履行的程序和违约责任。很多拆迁项目都要求合同签订后马上腾退房屋,在交房后才支付拆迁补偿款,这种约定对于被拆迁人来说风险是很大的。因此,我们签订协议时,一定要跟拆迁方约定好,如果不能按时支付补偿款或者按时安置房屋的补救措施和违约责任,避免到时候拆迁方任性违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