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时候申请劳动纠纷的仲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16 14:01
人浏览
导读:申请劳动纠纷的仲裁的时间是在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开始计算。劳动纠纷案件需提交的证据是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双方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等。

  一、什么时候申请劳动纠纷的仲裁

  申请劳动纠纷的仲裁时间是应当在一年的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纠纷,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之内的,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劳动纠纷案件需提交哪些证据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2.原告应提交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书等相关证明。

  3.证明双方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等。

  4.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5.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三、劳动纠纷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劳动纠纷仲裁不一定需要请律师,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劳动仲裁要请律师,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也可以自己申请法律援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案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员仲裁委员会指定或当事人选择主持下,当事人在仲裁庭这个法定的、封闭的场所内就案件事实进行调查了解、质证、辩论、调解。法律快车提醒您,仲裁委员会根据仲裁庭调查的事实进行法律适用,作出裁决。对于争议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清楚的是可以不需要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