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被迫辞职的几种情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12-26 16:08
人浏览
导读:被迫辞职的情形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等。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被迫辞职可以申请赔偿金,也就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一、被迫辞职的几种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构成“被迫离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被迫辞职可以申请什么补偿款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单位主张赔偿金,标准是经济补偿的二倍。

  2.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法定解除理由,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无过错辞退的,都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被迫辞职

  三、要证明被迫辞职需要哪些证据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动者被迫辞职的,需要提供下列证据:证明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证明劳动者不愿意离职,被用人单位辞退的证据,包括相关视频、录音或者是知情人的证言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