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合同未到期员工提出解除如何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1-04 18:26
人浏览
导读:合同未到期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是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但是如果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了服务期的约定,那么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一般不能超过用人单位支付的培训费用。

  一、合同未到期员工提出解除如何赔偿

  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一般不需要赔偿;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了服务期,并且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服务期的,需要赔偿。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仲裁时效是多久

  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能申请失业金吗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一般不能领取失业金。法律快车提醒您,领取失业金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