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违约金和赔偿金的区别有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5 01:10
人浏览
导读:违约金和赔偿金的区别有支付的时间不相同、两者的概念不相同、两者支付的目的不相同等。当事人可以通过不超过实际损失百分之三十的标准进行确定违约金的数额。

  一、违约金和赔偿金的区别有什么

  1. 定义不同,违约金是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支付的违约金;赔偿金则是在一方因违法或过失行为造成另一方损失时,由侵权方支付给受害方的补偿金;

  2.支付时机不同,违约金是在合同约定的违约情况下,一方有权向另一方要求其支付的一笔钱,通常是在违约行为发生后,违约方应当立即向受益方支付;赔偿金则是在侵权行为造成损失后,受害方向侵权方提出赔偿请求,侵权方需要进行赔偿;

  3.目的不同,违约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合同的约束力,保证合同的实施;赔偿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受害方的损失,恢复其合法权益。

  二、违约金有哪些种类

  法律快车提醒您,违约金可分为以下三种:

  1.法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数额、固定比率,或者由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例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此幅度内商定,但当事人并未具体商定或商定无效的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法律预先规定的,不得由当事人协商而改变,也不管当事人是否把法定违约金条款写进合同,违约方都应支付违约金。

  2.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指数额和支付条件都是由当事人双方约定的违约金。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

  3.混合违约金。混合违约金是指法律规定了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当事人在该幅度内商定具体比率或幅度的违约金。这种违约金是法定和约定相结合的违约金,也称混合违约金。

  三、违约金的计算方式是什么

  违约金一般按照合同标的数额的20%计算,造成的损害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但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具体标准可以双方在合同中协商约定,同时可以根据违约情形来判断实际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