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般正当防卫与特殊防卫的异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15:26
人浏览
导读:本文探讨了正当防卫与特殊防卫的异同,以及防卫过当和特殊防卫的条件和刑责。了解这些法律知识有助于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时正确行使防卫权,保护自身权益。

  一、一般正当防卫与特殊防卫的异同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允许公民在受到不法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

  防卫行为并非无限制,当防卫行为超过必要的限度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时,便构成了防卫过当。

  1.防卫过当与特殊防卫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防卫行为超出了必要的限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而后者在特定情况下,即使防卫行为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伤亡,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二、防卫过当及刑责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

  衡量防卫过当的两个法定因素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防卫过当的处罚和量刑,应当综合考虑:

  1.防卫的目的;

  2.防卫过当的程度;

  3.罪过的形式;

  4.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性质等因素。

  由于防卫过当是在紧急情况下作出的,其主观恶性较小,因此在量刑上应区别于其他的一般犯罪行为。

一般正当防卫与特殊防卫的异同

  三、特殊防卫的条件

  特殊防卫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即使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的伤亡,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特殊防卫的条件包括:

  1.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2.防卫人有意识;

  3.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防卫;

  4.并且只能针对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

  (1)刑法所规定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指的是具体的犯罪行为,而不是行为人所触犯的具体犯罪的罪名。

  (2)针对其他严重危及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同样适用特殊防卫权。

  这一规定旨在鼓励公民更好地利用防卫权,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求。

  对正当防卫和特殊防卫还有疑问吗?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尊重法律底线。法律快车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快来提问吧!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正当防卫条件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