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么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5 00:41
人浏览
导读: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有规定条件和程序,包括合同期限届满、违约经法院判决、侵害权益经协商或法院判决及双方商定等情形。解除时需遵循一定程序,如协议解除需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约承诺。

  一、怎么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解除物业服务合同是一个需要遵循一定程序和条件的过程。

  1.合同规定的期限届满是解除合同的常见情形之一。

  2.当合同一方违约,经法院判决后可以解除合同。这包括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受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情况。

  3.如果合同一方侵害了另一方的权益,经过协商或法院判决也可以解除合同。

  4.当事人双方商定解除合同也是一种可能的情况。

  在解除合同时,无论是双方协议解除还是依据法律规定解除,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协议解除需要在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的基础上,经过签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才能使解除行为生效。

  如果法律规定了特别程序的,则需要遵守这些特别程序规定。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部分将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履行情况,当事人可以要求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在物业服务合同解除的过程中,业主应当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物业服务人的义务

  物业服务人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承担着重要的义务。

  1.应全面履行物业管理合同,对业主委托管理的房屋、设施、公共部位进行维护、维修,并承担小区及小区内物业的保安、防火、绿化维护、清扫保洁以及产权人和使用人日常生活必需的便民服务。

  这是物业服务人最基本的义务之一。

  2.物业服务人还需要接受物业管理委员会和居民的监督,将主要管理办法提交物业管理委员会审议决定。

  同时,他们还需要接受房屋和土地的指导和监督管理机关、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和监督。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物业服务人能够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3.物业服务人还有义务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这包括在物业服务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消防等法律法规的行为,物业服务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对物业服务人的一般义务进行了明确。

  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这些规定进一步强调了物业服务人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的义务和责任。

  物业服务合同解除后,如何保障业主权益?如果你在解除物业服务合同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法律快车咨询,我们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怎么解除物业服务合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