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划分法定继承遗产比例份额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2 00:38
人浏览
导读:法定继承中,遗产比例份额的划分遵循平均原则,但也可协商不平均分配。特殊情况下,如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可享有多分权利;不尽扶养义务者则不分或少分。

  一、如何划分法定继承遗产比例份额

  1.在法定继承中,遗产比例份额的划分通常遵循平均原则,即各继承人按照相等份额继承遗产。

  2.如果继承人之间协商一致,也可以选择不平均分配。

  3.对于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享有多分的权利。

  4.对于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继承关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追求。

  二、遗产分配的法律依据

  遗产分配的法律依据主要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根据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1)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果有遗嘱,则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2)如果存在遗赠扶养协议,则按照协议办理。

  2.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以及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如果不尽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这些规定为遗产分配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了遗产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遗产分配的特殊原则

  除了均分原则和照顾原则外,遗产分配还遵循一些特殊原则。

  其中之一是特殊原则,即对于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配适当的遗产。

  1.这一原则体现了法律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2.这也鼓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助和关爱,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3.这些特殊原则在遗产分配中的适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解释,以确保遗产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遗产分配既遵循平均原则,也考虑特殊情况。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你的权益得到保护。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建议,不妨向法律快车发起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