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节法定假日几天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4 22:20
人浏览
导读:劳动节法定假日1天假,其他的放假时间都属于休息日。劳动节法定假日加班工资通常是按照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标准来计算。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在劳动节法定假日加班的,劳动者一般是能拒绝的。

  一、劳动节法定假日几天假

  劳动节法定假日是一天,即5月1日当天,其他放假时间都是休息日。法定节假日一般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劳动节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怎么算

  按照三倍薪资来计算,具体来说,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快车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三、劳动节法定假日加班可以拒绝吗

  劳动节法定假日加班一般是可以拒绝的,但如果有紧急情况,如自然灾害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健康,公司可以强行安排加班。

  另外,拒绝加班可能会带来一些后果,如影响与雇主的关系或职业前景等。因此,在决定是否拒绝加班时,劳动者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尽量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