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的期限是多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0:39
人浏览
导读:“劳动仲裁的期限通常为一年,但也会因具体情况而中断或中止。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不受此限,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应申请仲裁。

  一、劳动仲裁的期限是多少

  1.劳动仲裁的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年的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例如,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工资被拖欠,那么从这一时刻开始,他就有了一年的时间来申请劳动仲裁。

  2.这个一年的期限并不是绝对的。例如:

  (1)如果在这一年期间,员工向雇主主张了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了权利救济,或者雇主同意履行义务,那么这个期限就会中断,从中断的那一刻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2)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员工不能在这一年的期限内申请仲裁,那么仲裁时效将会中止。当中止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会继续计算。

  (3)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并不受这一年的限制。

  (4)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那么劳动者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二、劳动仲裁中断与中止

  劳动仲裁的中断和中止是时效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1.当中断事由出现时,如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期间就会中断,并从中断的那一刻起重新计算。

  2.当中止事由出现时,如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申请仲裁,仲裁时效期间就会中止。当中止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会恢复计算。

劳动仲裁的期限是多少

  三、适用劳动仲裁情形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你还有其他关于劳动仲裁的疑问吗?法律快车随时为你解答,让我们一同守护你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