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造假如何处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09 07:12
人浏览
导读:劳动合同造假、无效情形及格式说明,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劳动合同的三大关键点。如何识别假合同?哪些情形下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应包含哪些内容?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劳动合同造假如何处理

  1.发现用人单位制造假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局投诉。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若违反此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制造假劳动合同,将面临法律责任。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投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合同无效情形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如果劳动合同中存在这样的条款,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如果劳动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劳动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4.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同时,劳动合同的无效,应当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三、劳动合同的格式说明

  劳动合同是一种书面合同,用于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一般来说,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包括合同的起止时间、试用期和熟练期等。

  2.工作内容及要求: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等。

  3.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与时间:明确劳动者的工资报酬、支付方式和时间等。

  4.社会保险: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缴纳义务。

  5.劳动纪律:明确劳动者应当遵守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6.劳动合同的解除:明确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等。

  7.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责任保证:明确劳动者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情况下应当承担的责任。

  8.商业保密及竞业禁止:明确劳动者在离职后应当保守的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义务。

  9.违约责任: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违约情况下应当承担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的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且应当公平、合理、明确、易于理解。同时,劳动合同应当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盖章,并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劳动合同纠纷?遇到问题时,不妨在法律快车上寻找答案。我们会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帮助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劳动合同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