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国际商事仲裁和民事诉讼有什么区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7 01:44
人浏览
导读:国际商事仲裁与民事诉讼有何不同?仲裁费用包括哪些?仲裁时效有多长?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问题,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国际商事仲裁和民事诉讼的区别及适用情况。

  一、国际商事仲裁和民事诉讼有什么区别

  国际商事仲裁与民事诉讼在解决商事争议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1.两者的进行场所不同。商事仲裁由专门的仲裁庭进行,而民事诉讼则在人民法院进行。

  2.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即具有终局效力,而民事诉讼则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有权上诉至上一级人民法院。

  3.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该法的规定。

  二、商事仲裁涉及费用

  商事仲裁涉及的费用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

  1.案件受理费是用于给付仲裁员报酬、维持仲裁委员会正常运转的必要开支,由申请人或反请求人在提出仲裁申请或反请求时按照仲裁案件受理费表的规定预交。

  2.案件处理费则包括:

  (1)仲裁员因办理仲裁案件出差、开庭而支出的食宿费、交通费及其他合理费用;

  (2)证人、鉴证人、翻译人员等因出庭而支出的食宿费、交通费、误工补贴,咨询、鉴定、勘验、翻译等费用;(3)复制、送达案件材料、文书的费用等;

  (4)这些费用由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承担。

  三、商事仲裁的有效期限

  商事仲裁的有效期限一般是三年,最长不超过二十年。这一规定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七十四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也规定: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国际商事仲裁和民事诉讼各有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至关重要。你对商事仲裁还有哪些疑问?法律快车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