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0 10:23
人浏览
导读:本文探讨了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在物权取得方式上的根本区别,包括它们的定义、特点以及应用。同时,还对比了两种取得方式在诉讼时效方面的差异。

  一、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是什么

  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取得方式和依据。

  1.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不依赖于他人的权利及意思表示,而是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取得物权。

  2.相对地,继受取得则必须依赖于原始所有人和受领人的意思表示,即双方需要达成合意,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来取得物权。

  二、物权取得方式比较

  在物权的取得方式上,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存在明显的不同。

  1.原始取得主要包括劳动生产、收益、添附等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基于原始权利人的个人努力或法律规定而直接取得物权。

  2.继受取得则包括移转的继受取得、创设的继受取得、特定继受取得、概括继受取得等多种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基于他人已有的权利及意思表示来进行物权的取得。

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是什么

  三、诉讼时效与取得方式

  1.诉讼时效的期间是法定的,根据现行《民法典》等的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并不存在原始取得、继受取得的问题。

  2.这是因为诉讼时效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因时间过长而导致证据灭失或难以查证,从而影响权利的行使。

  3.常见的原始取得方式包括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是先占、生产以及添附等,这些方式都是基于法律规定或原始权利人的个人努力而直接取得物权。

  4.继受取得的方式则包括继承、买卖、赠与等,这些方式都是基于他人已有的权利及意思表示来进行物权的取得。

  5.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原始取得还是继受取得,都需要遵守法律的规定,确保物权的取得合法、有效。

  现在你了解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的不同了吧?快来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如果你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向法律快车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