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支付劳动报酬方式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1 15:22
人浏览
导读: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有哪些?我国法律对劳动报酬有何规定?破产企业中劳动者工资如何保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应有保障,用人单位依法行事,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支付劳动报酬方式有哪些

  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货币形式支付,另一种是以实物形式支付。

  1.在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2.这种规定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手段的职能,以及其对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性。

  3.货币支付形式能够准确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反映劳动者个人实际支付劳动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便于劳动者之间进行比较,并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原则。

  4.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有助于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管理,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并抑制工资外收入的扩张。

  二、法律规定劳动报酬

  我国法律对劳动报酬的支付有明确的保障措施。

  1.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1)克扣工资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劳动者履行了劳动义务并按规定完成生产任务后,应当得到的劳动报酬被用人单位无故不予支付的行为。

  (2)拖欠工资则是指用人单位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劳动者工资。这两种行为都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是法律所禁止的。

  2.我国法律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如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

  3.在破产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应优先支付,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破产企业工资保障

  在破产企业中,劳动者的工资保障是法律关注的重点。

  1.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其工资。

  2.在破产清偿中,用人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清偿顺序,首先支付本单位劳动者的工资。

  现在你对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法律规定及破产企业工资保障有了清晰了解,如果你还有关于劳动法的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向法律快车提问,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