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节假日工资规定多少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7 12:30
人浏览
导读: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1天,期间劳动者享有工资保障。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至少为正常工资的300%。还有疑问吗?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为您暖心解答。

  一、法定节假日工资规定多少天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共计11天,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在这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即使劳动者未实际出勤工作。

  具体而言: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即使劳动者未出勤工作,用人单位也应当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其工资。

  2.对于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二、法定假日加班工资计算

  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1.具体来说,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加班工资的计算应遵循公平、合理、合法原则。单位不得随意降低劳动者的工资标准或者克扣加班工资,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利益,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的公司是如何安排节假日加班的?关注法律快车,了解更多劳动法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定节假日工资规定多少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