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工伤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及材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9 15:52
人浏览
导读:员工工伤鉴定需准备工伤确认书、劳动能力鉴定表、医疗诊断表等资料,并前往相应劳动鉴定机构办理手续。劳动能力鉴定评估丧失程度,伤残等级鉴定确定赔偿标准。

  一、员工工伤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及材料

  员工在申请工伤鉴定时,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手续和材料,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1.需要提交工伤认定机构出具的工伤确认书复印件或工伤鉴定委托书一份。这是证明员工受伤属于工伤范畴的关键文件,对于后续的鉴定程序至关重要。

  2.需要填交《职工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一份,并加贴一寸照片,同时需要用人单位加盖公章。这份表格是评估员工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重要依据。

  3.还需要提交指定医院医生填写的《工伤职工医疗终结临床体检与诊断表》一份,并附医院各种检查报告单。这些资料有助于鉴定机构全面了解员工的伤情和治疗情况。

  4.需要提交全部病历资料、医疗检查报告单、诊断书等资料复印件一份,以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这些资料是证明员工身份和伤情的重要证据。

  5.对于职业病患者,还应提供由市疾病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书。这有助于鉴定机构准确判断员工的职业病情况。

  6.如果员工存在肢残、烧伤等体表伤残情况,应提交伤残部位四寸彩照一张,以便鉴定机构对伤残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7.工伤劳动者需要携带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以便在申请过程中核实身份。

  二、申请鉴定的地点

  发生工伤后,员工需要前往相应的劳动鉴定机构进行工伤鉴定。劳动鉴定机构的组织形式一般为“劳动鉴定委员会”,在部分中小型企业则称为“劳动鉴定小组”。

  1.县(县级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主要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劳动鉴定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定本级劳动鉴定的工作制度,并对县所属单位的劳动鉴定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2.企业劳动鉴定委员会(小组)则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劳动鉴定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收集、整理、保存职工伤亡事故、职业病的有关资料,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和工伤档案。

  3.在选择申请鉴定的地点时,员工应根据自己的单位所属地和实际情况,前往相应的劳动鉴定机构进行申请。同时,员工应确保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和手续齐全、准确。

员工工伤鉴定需要哪些手续及材料

  三、工伤鉴定的类别

  工伤鉴定中包括了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两种。这两种鉴定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1.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工伤劳动者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这一鉴定,可以确定工伤劳动者在工伤后是否还能继续从事原有工作。

  2.伤残等级鉴定则是对工伤劳动者的伤害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的过程。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等相关规定:

  工伤劳动者的伤残程度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至十级等。不同等级的伤残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和待遇。

  3.在申请工伤鉴定时,员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定类别。

  (1)如果员工因工伤导致劳动能力丧失或需要调整工作岗位,则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如果员工因工伤导致伤残并希望获得相应的赔偿和保障,则需要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你还想知道工伤鉴定具体需要哪些步骤吗?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法律快车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和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