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曾永前律师
曾永前律师
广东-东莞
主办律师

迟延办理退工手续造成的损失如何赔偿 ?

常年法律顾问2007-07-30|人阅读
迟延办理退工手续造成的损失如何赔偿 ?作者:曾永前律师(手机:13415986226) 【案性介绍】某公司招聘销售主管,录用条件之一是诚实说明相关情况,王先生前往应聘,在填写公司制作的应聘人员工作履历表时,王先生填写了曾经在某家企业担任过销售主管的工作经历。公司对王先生的工作经历表示满意,即与王先生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其中试用期六个月。试用期间,公司发现王先生的销售业绩始终不佳,销售计划难以完成,于是对王先生的工作经历产生了怀疑。经过调查,公司发现王先生虽然在某家企业从事过销售工作,但从未担任过销售主管职务,于是即以王先生在求职时提交虚假工作经历为由,解除了王先生的劳动合同。 解除合同后,公司要求王先生立即移交销售单据和客户名单等资料,否则不予办理退工手续;王先生则表示没有什么工作资料可以移交,要求公司立即办理退工手续,双方由此进入僵持状况。此后,双方虽进行了多次的联系,但均未取得结果。半年后,公司准备为王先生办理退工手续,却发现王先生的劳动手册从未交公司人事部门,招工登记备案手续尚未办理,于是通知王先生尽快将劳动手册交给公司协助办理招、退工手续。王先生则认为公司长时间未退工已造成自己很大损失,而公司对退工损失却只字不提,因此拒绝前往公司协助办理退工手续。此后,双方再次进入了僵持状况。又半年后,王先生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赔偿自解除合同至今不能就业的经济损失。 王先生认为:公司以以往工作经历不实为由解除合同缺乏依据,解除合同后又未及时办理退工手续造成自己无法就业,应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认为:王先生提交虚假工作经历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可以解除合同,王先生在解除合同后拒绝工作移交并拒绝协助办理退工手续,如有损失应责任自负。 【曾永前律师评析】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试用期解除合同的条件认定和迟延退工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该条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依法约定试用期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能提供证据证实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那么,向用人单位提交虚假工作经历能否作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呢?《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以上两条规定可知,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但是,当事人如采取欺诈或威胁的行为签订了劳动合同,该份劳动合同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视为无效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因此,劳动关系当事人在订立劳动合同前有相互了解的权利和相互告知的义务,这是法规设定的当事人订立劳动合同的诚信规则。因此,用人单位如在录用条件中设定诚信条件,并在试用期内能证实劳动者违反诚信条件的,可以依据规定将此作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按规定办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不存在可以迟延办理退工登记备案手续的例外情形。 那么,发生迟延退工纠纷时如何确定损失赔偿责任呢? 根据劳动合同管理的规定:劳动合同关系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有效证明或未及时办理退工手续,影响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失业保险金有关规定予以赔偿;给劳动者造成其他实际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请求,赔偿其他实际损失。因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未能及时办理退工手续的,其损失由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未出具有效证明或未及时办理退工手续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分为两类:一是影响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损失,二是其他实际损失。以上两类损失按过错责任原则分担,即: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出具有效证明或未及时办理退工手续的,应当赔偿劳动者失业保险金损失或者其他实际损失;如是因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未能及时办理退工手续的,其损失应由劳动者自行承担。本案中,王先生在求职时向公司提交了虚假的工作经历以使公司予以录用,公司在试用期内通过调查证实王先生不符合录用条件,公司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之处;公司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按规定在7日内办理退工手续,但公司以王先生未移交工作资料为由不予办理退工手续缺乏法律依据,应当承担未办理退工手续期间造成王先生损失的赔偿责任;公司准备为王先生办理退工手续并通知王先生提交劳动手册协助办理,王先生以公司对退工损失只字不提为由拒绝前往公司协助办理退工手续,属于因其本人原因造成公司未能及时办理退工手续的情形,在公司通知后所形成的损失,按规定应由王先生自行承担。(作者曾永前律师,在二十多年的法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法律顾问、经济合同、劳动工伤、侵权赔偿、刑事辩护经验,法律咨询服务热线:13415986226)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发生事故时劳动者有过错能否认定为工伤
发生事故时劳动者有过错能否认定为工伤【案情简介】孙某于2005年2月25日起被东莞某印刷厂招用从事印刷工作,该厂一直没有为孙某办理工伤保险。同年10月7日,孙某
#常年法律顾问
人看过
发生事故时劳动者有过错能否认定为工伤
停工留薪期工资如何计算
停工留薪期工资如何计算曾永前律师停工留薪期间,工伤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支付。对于“原工资福利待遇”是仅指基本工资,还是包括加班费、奖金在内,用人单位与
#常年法律顾问
人看过
停工留薪期工资如何计算
职工因病请假,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职工因病请假,病假工资如何计算曾永前律师根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24条,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治疗,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
#常年法律顾问
人看过
职工因病请假,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女职工在“三期”内,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在“三期”内,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曾永前律师《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
#常年法律顾问
人看过
女职工在“三期”内,用人单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代通知金的法定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代通知金的法定情形曾永前律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用人单位支付代通知金仅限于以下三种情形: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
#常年法律顾问
人看过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代通知金的法定情形
哪些情形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哪些情形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曾永前律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劳动者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常年法律顾问
人看过
哪些情形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