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与前夫于2013年7.26在法院调解下达成离毁协议。儿子随我生活,共同抚养当时所有资产是房产一处,小车一辆(按揭的的,原价30多万,去年底前还清按揭)和一个小电站三分之一的股份,电站股份扣除贷款价值约200万元,还有各自卡上的小部分现金双方都没提,我股市帐户上可能最多10多万的市值也没提。各自的债务也没提因为前夫有出轨行为,离婚也是前夫提出的,我虽然不愿意离婚但他已是第二次提出离婚近于无懒只能同意离婚,但前夫有出轨过错的事实,于是我要求他主动放弃所有财产分配权,只给每月5000元的生活保障于他,他当时也同意了并在协议书上签字,但我回家后一想如果就这样对他他一定会恨我且肯定不可能再回头,我本也是个心太软的人,也查想用经济上的大度来感动感化他,于是一夜之后每二天变主动到法院把所头天签的协议改为我只要房产,车和电站股权全部归他,各自的外债各自承担。当时的确是出于为了感化他而主动放弃这些财产拥有权的,让他知道我真的爱他希望有一天他能明白我的好后再回到这个家里。但现如今我生活几乎没保障,人也快50了,保险费还差了好多年的没交,还要供才大二的儿子上学和将来找工作成家等等,这些都可以暂不说以后再考虑了,而且他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头了,已耍了一个女的长期住在一起的,是否扯证我就不清楚了,请问我是否可以申请重新分配财产,车归他房子仍归我。但电站的一半产权归我,这样就算是公平的。请问我可以申请打这个官司吗?有胜算吗?

离婚 2018-11-15 04:01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在离婚后未满一年的,因反悔原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协议,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法院受理有法律依据。离婚后超过一年的,不能再就财产分割协议进行反悔。  离婚后对财产分割协议反悔,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双方在离婚时达成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协议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行为。按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失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因此,当事人可根据上述理由分析在分割财产时是否存在有欺诈和胁迫行为。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协议是离婚的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它当然是可以进行变更或者撤销的:一是由双方协商一致进行变更或者撤销;如果双方不能就变更或者撤销达成一致意见,则只有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变更或者撤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条规定:“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从以上规定来看,如果当事人要求变更或者撤销离婚协议财产分割的内容,即要求重新分割财产要把握两个条件:一是在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提出;二是要证明你在订立该协议时是有被对方欺诈或者胁迫等情形的。
  • 关于夫妻离婚房产分割的处理方法,2001年新婚姻法仅有一条原则性规定,而且该规定也并非仅仅针对离婚房产分割。即新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根据新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可以看出,“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是新婚姻法规定的处理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的一项基本原则。关于此项原则的适用,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新婚姻法把照顾“子女”放在了照顾“女方”权益的前面。这意味着如果夫妻离婚,而法院可能判决子女随男方共同生活,那么男方在夫妻离婚房产分割方面的照顾可能高于女方在离婚房产分割方面的照顾;这还意味着法院在处理夫妻离婚房屋所有权归属及房产分割比例问题时,拥有小孩抚养权的男方可能占得更多优势。
  • 对于夫妻共有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从性质上说,属于共同共有。
    《婚姻法》第17条到第19条明确了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该法也规定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两种做法。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有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眉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