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是一个小股东,打股东占据了65%,我们几个小股东对大股东的很多做法都很有意见,但一直没有办法!不知道能不能通过股东大会举手表决选任和解除董事的?同时吃入最大股东的股份由我们几个平均收购?

其他 2015-05-04 19:55 人浏览
共5位律师解答
  • 解除股东资格的一般条件
    根据我国公司的原则规定,股东资格的取得可以概括为创设取得和继受取得,即原始取得和非原始取得。股东资格的取得主要有三种途径:(1)投资人因设立公司签署认缴投资协议即可取得公司设立后的股东资格;(2)投资人因受让股权而取得股东资格;(3)因继承或其他方式而取得股东资格。在股东资格取得的表现形式上,我国公司法律规定为要式取得。如,我国公司法明文规定,发起人股东资格的取得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办理工商登记等;非原始取得股东资格的,应当履行过户手续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这些都是属于要式取得方式。对于非要式股东资格的取得,我国公司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其股东资格的取得必须有相对证据证明,否则难以得到确认。
    在处理解除股东资格争议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确认股东是否具有股东资格的问题,这是前提法律问题。因为,解除股东资格是针对对已取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股东而言的。解除已取得股东资格的投资者的股东资格,其一般的实质条件,必须是投资者根本未履行出资义务或出资后抽逃了全部出资。根本未出资,具体又可分为拒绝出资、不能出资、虚假出资。拒绝出资是指投资者在投资合同生效后拒绝按约定出资;不能出资是指因投资者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能履行出资义务;虚假出资是指无合法依据,无代价取得股份。根据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的规定,只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的,公司才能以股东会决议的方式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权收购流程如下:常见的股权收购的方式:  (1)一家公司以本公司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股权。   (2)一家公司以其控股公司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股权。 从股权收购的定义来看,收购股权必须对被收购企业实施控制(即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收购后,投资方将成为被收购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如果不能对被收购企业实施控制,则不能作为股权收购重组对待,而是一般的股权购买业务。对于支付对价的方式,没有特别要求,可以是非股权支付额,也可以是股权支付额,或者是两者组合,但只有以本公司或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才能作为股权支付额对待。如果以持有的非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则属于非股权支付额。  3、怎么进行股权收购?  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公司股权收购的情形是很正常的。公司股权收购是需要遵循法律关于公司股权收购的程序规定的。股权收购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1)起草、修改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2)对出让方、担保方、目标公司的重大资产、资信状况进行尽职调查;  (3)制定股权收购合同的详细文本,并参与与股权出让方的谈判或提出书面谈判意见;  (4)起草内部授权文件(股东会决议、放弃优先购买权声明等);  (5)起草连带担保协议;  (6)起草债务转移协议;  (7)对每轮谈判所产生的合同进行修改组织,规避风险并保证最基本的权益;  (8)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风险出具书面法律意见;  (9)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法律意见;  (10)协助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工作;  (11)办理公司章程修改、权证变更等手续;  (12)对目标公司的经营出具书面的法律风险防范预案(可选);  (13)协助处理公司内部授权、内部争议等程序问题(可选);  (14)完成股权收购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
  • 公司股权收购流程回答如下:1、起草、修改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2、对出让方、担保方、目标公司的重大资产、资信状况进行尽职调查;  3、制定股权收购合同的详细文本,并参与与股权出让方的谈判或提出书面谈判意见;  4、起草内部授权文件(股东会决议、放弃优先购买权声明等);  5、起草连带担保协议;  6、起草债务转移协议;  7、对每轮谈判所产生的合同进行修改组织,规避风险并保证最基本的权益;  8、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风险出具书面法律意见;  9、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法律意见;  10、协助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工作;  11、办理公司章程修改、权证变更等手续;  12、对目标公司的经营出具书面的法律风险防范预案(可选);  13、协助处理公司内部授权、内部争议等程序问题(可选);  14、完成股权收购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
  • 你说的情况较复杂,请律师较好。
  • 你好,协商不成委托律师起诉!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宁波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5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