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抽奖中的手机最后却变成花三千块充话费送的手机?抽奖中的手机最后却变成花三千块充话费送的手机?今天有个人给我发传单,然后说什么投票。还能抽奖。然后我就帮他投了一票,抽奖抽出个手机,我问他是不是不要要钱的?他说不是,就实名登记一下就能领走。然后去了之后让我填表,然后交98块钱什么保修费。交了之后又说因为是合约机。所以要办张卡什么的。我就说随便一个就好了,之后又说什么十年之内消费3500话费就可以。我就同意了。之后他直接给卡里冲钱了。直接充了3500,然后过来给我说要一次性给他3500块钱。我就说不要了,但是他说钱已经冲进卡里了。而且已经实名登记了,必须付钱。这属不属于欺诈消费者?举报有用吗?或者怎样可以把这个东西退了?我问过几次十年之内消费够了就行了是吧。他说是的。后来却变成要一次性交给他钱,在之前他也说过我自己一个月一个月交也可以的。

其他 2020-02-02 21:26 人浏览
共5位律师解答
  • 您好,建议协商解决。
  • 1,消费欺诈,是指经营者夸大向消费者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对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介绍不真实,作出虚假或者使消费者误解的宣传。
    2,依《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中第六条的规定,消费欺诈行为包括:
      (一)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
      (二)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四)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
      (五)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六)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七)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
      (八)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
      (九)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 1,《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你好,建议您当面咨询律师
  • 你好,建议及时报警处理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驻马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5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