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你好,我离婚三年多了,苏州户口,没有房子,我可以申请廉租房或公租房

其他 2024-02-03 22:27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离婚后无房可不可以申请廉租房

    离婚后无房可不可以申请廉租房,廉租房只针对一些贫困户,如果想住廉租房是有条件的,对于不满足条件的人会进行清退资格,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请廉租房,那么离婚后无房可不可以申请廉租房呢?

    离婚后无房可不可以申请廉租房1


    法律分析:


    离婚后无房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申请廉租房:


    1、收入和财产低于当地规定的廉租房申请标准。


    2、如果为外来务工人员则在本地区就业需要达到当地规定的年限。具体可以到当地的住房保障部门进行咨询。法律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七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离婚后无房可不可以申请廉租房2


    离婚后没有住房是否可以申请廉租房


    严格来说,看是否能够申请廉租房并不是看当事人是否在离婚后没有住房,此时要看当事人的条件有没有满足当地申请廉租房或公租房的条件,要是满足的话,那么才会有申请的资格。



    (一)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家庭成员均具有本市市区居民户口,且在同一户籍中;


    2、申请家庭年度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规定数额;(注:可支配收入是指完税后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


    3、申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


    4、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





    (二)申请家庭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优先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



    1、申请家庭享受本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年以上;


    2、申请人是年满60岁的孤老;


    3、申请家庭成员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三级及以上等级)。


    4、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



    (三)离异困难家庭需要办理申请廉租房的除应符合合肥居民申请廉租房的条件外,还需另外提供的资料包括



    1、离婚协议书或者判决书;


    2、离异一年以上的由婚姻登记机关出具近期未再婚的证明;


    3、离婚协议书或者判决书中涉及房产分割的须完成房屋的过户手续;


    4、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须提交有关法律文书。

    离婚后无房可不可以申请廉租房3


    1、申请廉租房的条件取得本市户籍满5年的方可申请。就是说外地的朋友必须取得当地户籍并满5年才能申请廉租房;在申请人为单身的情况下,要求符合晚婚年龄;已经离异的单身申请人要求离异满3年后方能提出申请;

    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上年月收入人均低于580元(连续一年);家庭人数为1人的,年收入要求低于6960元、家庭人数为2人的要求年收入低于13920元,申请家庭每增加1人,按增加6960元计算,依此类推;


    2、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人数为1人时要求家庭总资产低于15万元、家庭人数为2人时低于23万元、为3人时低于30万元、4人时低于38万元、家庭总人数5人及以上的要求总资产低于40万元方可申请;

    无房户或者拥有私有住房和承租公有住房的,家庭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应低于
    7.5平方米、且申请人和家庭成员5年内未出售或者转让过房产;

    被拆迁、有特殊病人员、重残人员、有年龄在60岁及以上人员、居住市政府确定的解危排险范围内房屋的居民;申请楼房配租的家庭人口应当在二人以上。



    各地的申请条件由于具体情况不同会出现细微的差别,还需要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

    所以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指导离婚只要超过3年就可以申请廉租房,所以如果您需要申请廉租房看是否已经离婚了三年。

    当然在这里需要提醒您的是,如果申请廉租房需要准备以下申请资料,申请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已婚家庭成员的婚姻证明,离异的提供离婚证;居住地住房情况证明(《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产权单位的证明);

    按要求填写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核定表》(须提供原件);低保和优抚家庭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低保或优抚证明;原住房拆迁的家庭须提供拆迁补偿协议;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离婚后无房可不可以申请廉租房4


    廉租房对百姓有什么好处?



    一、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


    二、我国的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以廉租房政策推广较好的上海为例,2003年4月,廉租住房的认定标准由人均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提高到人均6平方米以下。


    三、即使在发达国家,“居者有其房”也不是所有人单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但在这些国家,政府对这个重要的民生环节,已经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及政策。中国建设部明确要求,全国所有市县在2008年年底前必须建立“廉租房”制度。


    廉租房可以买吗?



    1、关于廉租房政策是一种针对既无力购买商品房又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城镇低收入家庭而设计的一种社会保障性的住房政策,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2、廉租房有没有产权,截止到2015年,廉租房的产权在国家手里,但是自2015年初国家实行“两房并轨“后,新规定指出廉租房连续居住满五年即可折价卖给承租人,交清相关费用后房产局会被办理正规的房产证,但是如果承租人转手买卖,需要在过户时补齐差价。




    3、在进行买卖的时候,只能卖给单位或者国家,不能私自买卖房屋,所以在进行购买廉租房的时候还是需要慎重的,购买二手房的时候一定要询问清楚。


    4、廉租房目前的状况:廉租房政策在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效,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512个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占总数的
    77.9%;全国累计有
    54.7万户低收入家庭通过廉租房政策改善了住房条件。


    5、廉租房申请的条件:廉租房有特定的供给对象,符合廉租房供给条件的由本人(家庭)向政府提出申请,并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核实批准后,方能购、租、补,廉租房无继承权。


    6、以2006年年底为限,全国累计用于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为
    70.8亿元,仅当年一年就达到
    23.4亿元,占1999年以来累计筹集资金的1/3。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从1993年的
    17.8平方米增加到的28平方米。
  • 法律分析:严格来说,看是否能够申请廉租房并不是看当事人是否在离婚后没有住房,
    此时要看当事人的条件有没有满足当地申请廉租房或公租房的条件,要是满足的话,那么才会有申请的资格。
    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家庭成员均具有本市市区居民户口,且在同一户籍中
    2、申请家庭年度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规定数额注:可支配收入是指完税后的全部实际现金收入)
    3、申请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具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离婚后无房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申请廉租房
    1、收入和财产低于当地规定的廉租房申请标准;
    2、如果为外来务工人员则在本地区就业需要达到当地规定的年限。具体可以到当地的住房保障部门进行咨询。
    廉租房申请材料有哪些
    廉租房申请应提供下列材料:
    1、本人手写申请书(黑色水性笔书写,签名按手印);
    2、申请人共同申请人(除申请人之外的家庭成员或合租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两面);
    3、申请人共同申请人的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4、婚姻证明;
    5、收入证明;
    6、房产证明。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七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