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涉外法律律师文集

法律知识
最新咨询
最新问答
为什么别人只知道我手机号码 就可以查询我所有的个人资料
针对此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向通信运营商投诉,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非法查询者的法律责任;咨询专业律师,采取法律手段维权。选择处理方式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证据的充分性进行决策。
离婚诉讼问题
你好,请说一下离婚诉讼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下情况
陆培源律师 陆培源律师
人看过
小昆山镇非法拘禁罪律师费怎么计算
非法拘禁罪请律师的收费参考:法律咨询,基准收费标准为300元/次;代理申诉和控告,基准收费标准为4000元/件;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基准收费在审查起诉阶段为4000元/件。《律师收费管理办法》第八条法律依据:《律师收费管理办法》第八条《律师收费管理办法》第八条政府制定的律师服务收费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和律师业的长远发展,收费标准按照补偿律师服务社会平均成本,加合理利润与法定税金确定。第九条实行市场调节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一)耗费工作时间;(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五)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被短信轰炸了可以报警立案吗
你好具体情况是什么呢你的诉求是什么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人看过
苏州盗窃罪律师费用谁来支付
法律分析:一、盗窃罪案件的律师费用在各个地区、不同刑辩律师收费标准不一。一般收费标准是:(一)侦查阶段:1、提供法律咨询:300~500元/次;2、申请取保候审:500~3000元/件;3、代理申诉和控告:1000元~10000元/件。(二)审查起诉阶段: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1500~12000元/件;2、涉及财产关系的:按照代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的70%执行,但最低不少于200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抢劫罪不是刑法常见罪名吗
抢劫罪的法律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刑事处罚,如监禁和罚金。选择处理方式时,法院会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被告人的动机、手段、后果等因素。对于严重情形,如入户抢劫或抢劫致人重伤,法院会给予更严厉的刑罚。
我在送货过程中遇到了两个人。现在人们起诉我和保险公司。我想知道我需要付多少钱
法律分析:程序如下:1、应与律师协商,确定服务标准和收费项目.(一般为代理费和交通费)2、一般为先付费,在签完代理合同后付费.3、同时可以采用风险代理方式,在案件办理完毕后支付代理费,不过这种方式应比上一种方式收费高。4、如果实在无钱支付,也可以到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不收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单位在试用期内能否任意解除劳动合同?
单位在试用期内不可任意解除劳动合同。合法解除方式包括:1. 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 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3. 劳动者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5. 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每种情况都需确保有充分证据,并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