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税所进驻“纯居住”小区 金地国际花园业主抗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21 10:08
人浏览


“抗议会所变税所”

半年来,得知地区税务所即将进驻小区会所后,朝阳区金地国际花园的业主多次向开发商、CBD管委会反映情况,但收效甚微。部分业主在自家窗上贴上标语以示抗议。

业主们说,一旦税所进驻,将打破当初开发商承诺的“纯居住”概念。他们更担心,今后的小区不再平静。

昨日,记者从小区业委会了解到,“税所进驻”事件仍未有进展。

“业主”

贴标语抗议“税所入驻”

位于CBD核心区的金地国际花园2003年开盘价达一万三四,当初开发商打着纯居住的旗号进行宣传。

小区一座近6000平方米的中心会所紧邻小区南门。有5栋高层公寓成半圆环绕会所。

据业委会的孙先生介绍,欲进驻小区的地区税务所是朝阳税务所的分支机构,由税所各部门抽派人手组建,专门为CBD地区的公司、企业、个人等服务。

半年前,“税所进驻”的消息传出后,业主李明(化名)和10多名业主每天都要聚集到业委会办公室,商讨解决方案。他们的家中贴着“抗议会所变税所”的标语,以此作为回应。

李明说,当时很多业主因“纯居住”买房,几年后,税务所突然说要进驻,让业主始料不及。入住至今,会所内有一部分用房一直闲置,另外的用房被开发商租赁给健身、咖啡店等经营性质的会所服务。

据李明介绍,周边的小区都有政府单位在内办公,但这些小区并不是纯居住小区,且小区设置了独立出口,因此对业主影响不大。金地国际花园不同,其会所在小区内,没有独立出入口,如果税所进驻,必然打破小区宁静。

“业委会”

多方协商无实质性进展

上周,在业委会的支持下,一封中英文对照的“给业主的信”贴到了各楼告示栏上。

业委会委员孙先生说,税所进驻后,其下属上万家公司将进入小区办理相关业务,日均人流量无法预计,势必干扰小区业主的日常生活和影响小区环境,加速小区设备设施的损耗。

“他们在小区穿行、休息,甚至有可能通过停车场进入5栋公寓楼内,不仅安全有隐患,管理成本也会增加。”孙先生说。

12月5日,居委会、社区民警、金地开发商和权益小组等多方进行了第一次协商。孙先生说,此次协商没有实质性进展,大家都在观望。

“开发商”

“希望业主理解和支持”

金地集团北京公司品牌客服部经理瘦谷介绍,楼盘开建前他们便与朝阳区政府达成协议,6000平方米的会所有1600平方米产权归政府,作为小区配套设施使用,税所的进驻符合相关规定。

目前,开发商已将“小区配套政府办公用房相关情况说明”发给了业委会和业主,并将业主的意见及时进行了反馈。瘦谷说:“希望业主能理解和支持。”

“CBD管委会”

积极确定合理可行方案

关于事件的进展情况,CBD管委会未作出更多说明。外宣负责人表示,管委会正在积极确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并督促多方会谈。

业主开发商互否对方建议

方案 1

业主代表:建议将会所的CBD管委会办公用房置换到金地中心的写字楼。

开发商反对。

理由:不能用开发商的产权替代政府的产权。

方案 2

开发商:建议将会所到小区南门的公共区域从小区分离,变成会所的独立出入口,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园区安防体系等设施建设。

业主反对。

理由:这等同于从小区割让出一块领地,侵害了业主权益。

-争议

1税所为何进小区办公?

开发商称,根据协议,会所1600平方米的产权归政府

“税务所是政府机构,服务的是广大市民,而非小区居民;为什么选择在小区的会所办公?而且多数业主对此不知情,业主当然反对。”在业委会办公室,权益小组成员孙先生说。

根据2002年开发商与朝阳区政府达成的协议,近6000平方米的会所中,有1600平方米的产权归政府,作为小区配套设施使用。协议依据“北京市朝阳区地方政府有权在辖区内所有待开发小区中占有一定面积,作为日后小区配套设施使用”这一政府指导行为。

业主李先生说,开发商不会免费给政府建造1600平方米用房,成本势必转嫁到业主身上。

“如果不是税务所进驻,那么城管、消防等其他部门也会有一家进驻,通过种种考虑,最后初步定下税务所,但并未形成最后决定。”金地集团北京公司品牌客服部经理瘦谷说,本来一个月前就应该做出决定,之所以没有,就是因为业主反对,而需要有关部门协商一个最佳的双赢方案。

瘦谷说,政府机构进驻小区办公并非金地国际花园一个小区,周边的万达国际公寓有工商所,蓝堡有社区办,“他们也都与政府签订了协议。”

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兵表示,业委会应立即召开全体业主大会,讨论税所进驻问题。如果得到一半以上业主的支持,那么就形成决议提交有关部门。

2开发商虚构“纯居住”?

业主表示,售楼书中明确会所为私人专署

金地国际花园的业主李先生说,开发商自2003年销售房屋开始,即打着纯居住的旗号造势,售楼书中也明确会所为私人专署,但开发商对1600平方米为CBD管委会办公用房的部分刻意隐瞒。

今年5月传出“税所进驻会所”的消息后,李先生等业主感觉被开发商欺骗了。

“有的业主花3万元一平米买房子,看中的就是纯居住,如果单位进驻,房价必然会跌。”业主李女士说。

业主孙女士说,开发商售楼时将会所描绘成业主独享的休闲娱乐广场,“难道消费者的权利可以被任意剥夺吗?”

面对业主的质疑,金地集团北京公司品牌客服部经理瘦谷表示,开发商售楼时,并非所有细节都要说明,“没说不代表没有。”且税所进驻后,开发商会将小区南门的公共区域从小区分离,变成会所的独立出入口,不会影响“纯居住”的概念。

北京仁和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孟宪生表示,开发商在规划“会所”时,没有设置独立的出入口,与“配套公建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居民的生活、休息”的规定相悖。目前金地国际花园的业主应调查清楚开发商建楼时的设计规划;根据规划的内容,确定会所的性质和用途,即使是政府也不能随意改变。

3“居住配套”有何要求?

专家表示,此类公共建筑应利于居民生活和环境

瘦谷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会所有明确的功能和产权区分,其产权一部分归开发企业所有,一部分归政府所有。公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未有任何改变政府已经通过了的规划行为,因此该配套用房交付CBD管委会接收和进驻,属合法行为。[page]

根据业委会转述,CBD管委会规划处曾就此事进行电话回复称:CBD管委会用房的使用设置符合“京政发[2002]22号文件”的规定。

这份2002年印发的《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提到居住区配套公建分类:按使用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等八类配套公建。

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工作部主任舒可心表示,一般情况下,建筑区内有政府管理的国有物业资产是平常的事情,但这些国有资产的使用人(即政府),必须以“业主”、“居民”的姿态与本社区内其他居民和平相处。舒可心说,这些“居住配套”类的公共建筑,应该以“居住配套”为利用、使用原则,利于居民生活和环境为基础,税务所明显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因此,建议业主根据公共设施的用途,如果不能与政府行政机构达成妥协,则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直至通过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来最终解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