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谢六生维权案例分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26 21:35
人浏览

  弱小的身体承载着太多的磨难,在黑暗里他发现了一丝光亮,为生而抗争,向恶去挑战,为维护打工者的权益而呐喊,他坚持着,奔走在这座崛起的城市中……

  闯深圳 求职路上看百态 谢六生1970年3月5日生于江西赣州市宁都县梅江镇的一个干部家庭,祖辈都是书香门第.但出身上中农的包袱却给这个本应和谐富足的家庭带来太多的麻烦,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岁月,曾祖父被人无端诬陷成为被告,父亲为了讨公道挺身为自己的爷爷辩护而被从县政府的秘书贬为劳动改造的对象,性格由倔强改造为温顺,生命则在痛苦的折磨中过早地终结.家庭也因顶梁柱的倒塌变成一盘散沙,本因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的最小儿子谢六生也不得不分出心来直面这种苦难。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安心学习,对他来说,无疑有些牵强。所以高考时他落榜了,面对上大学的梦想成为泡影,他无奈,但心却不甘,祖辈的声望不能没人去发扬.为了不给体弱年迈的母亲再增加负担,他放弃了在家继续补习重考的机会,毅然坐上了南下的列车,选择到深圳闯荡.

  1992年8月,谢六生只身来到深圳.在同学曾立平的帮助下,他临时有了一个栖身的地方.

  有了十二年变迁的深圳,到处绿草茵茵,花开烂漫,马路宽敞,高楼大厦确实不一般.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一切都给人以梦幻.初来乍到的谢六生,顿时显得心情激荡,暗自下定决心,这就是我的理想之地,一定要争取立足于这个天堂.

  后来的时光他便加入到人如潮涌的求职大军中.那时,每天到深圳找工作的人不下十万.在他四处寻找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卖招工信息,他花了一元钱买了一份,看到上面写着一则叫金顺泽珠宝有限公司的招工信息.他按着地址找到了那家企业.这是一家做珠宝首饰加工的小厂.要进去每人要先交320元的押金.其中120元证件押金,200元货物押金,月薪1500元.

  当时谢六生身上没有这么多钱,来深圳之前,母亲听说他要来深圳,眼含泪水掏出她身上仅有的30多元钱塞到他的手里,说不够的只能靠他自己想办法.他理解母亲的难处,为给父亲治病,家里的积蓄几乎全部用光了.于是,他只得向同学朋友借了200多元带着来到深圳.为了这份难得的工作,他还是硬着头皮向给他提供住处的同学又借了一点钱,凑足了320元交给了老板做押金.

  本来说好他是应聘仓管员的,到上班安排工作时,对方才说新来的都要先去跑市场,于是按他们交的200元货物押金给了他们200元的货,要他们拿着满街去卖.还说这是真的,可以假一赔十.他们哪有鉴别真假的能力, 一起去的几个人就按厂方的要求拿着这些东西到处去叫卖,可是跑了十来天还是一点都卖不出去,请教懂行的后才知道,这个厂家生产的珠宝饰品都是一些以次充好的冒牌货,质次价高根本没有市场.几个人一商量,决定不干了,就把领来的东西拿着去找老板退押金.看到他们这样,一向看似面善的老板翻脸不认人了,老板说:人可以走,押金不退,卖不掉的货物不退,工资一分不给.在他们找老板理论时,理亏的老板却叫来了几个彪形大汉,当众拳打脚踢揍了他们一顿,有两个工友的脸被打肿,头被打破.打人者还扬言道:“你们这些外地人还敢来这里找事,你们是在找死,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有胆量你们去告,看谁维护谁.”

  无端挨了打的谢六生他们只能找到罗湖区劳动局进行投诉,但接待他们的人说由于这家企业没有登记注册,他们管不了;于是,他们又找到了罗湖区工商局,工商局的办事人员说等他们调查调查,就这样推来扯去,几天过去还是没有结果,他又与6名工友一道向管辖地的黄贝派出所报了案,可一个叶副所长听后对他们说:“你们上当受骗、挨打只能怪自己没本事,这样的事多着呢,派出所管得完吗?若我是老板也没有工资给。”谢六生听了这样的话十分气愤,就反驳道:“按你的逻辑,打劫杀人放火的犯罪分子不应受到法律制裁,倒是值得我们学习了!”

  本来想通过报案来求得保护的,不知为什么,就在他们报案后的第三天晚上,那家厂的老板章建国带着三个打手找到了他们住的翠苑旅馆207房间,对临时住在那里等候公安部门处理结果的谢六生等三人实施了一顿毒打.他们用衣架抽,用脚踢,揪着头发把头往墙上狠命的撞,用手掐他们的脖子,用烟头烫,并在恐吓辱骂中对他们实行了暴力搜身,抢走撕毁了他们的投诉材料.还威胁说:“要打断你们的腿,看还敢不敢再告状,我们有的是钱,和有钱人斗你们还嫩着.”

  旅馆的保安和员工看到他们这样行凶,过来相劝,当他们占着在当地的势力,根本不把保安等人放在眼里,在打够了后认定谢六生是带头告状的,就把谢六生绑架出来,打算叫辆出租车,说是要拉到关外的樟木头再下毒手.谢六生大喊“救命”,引得上百市民过来围观,但他们说他们是在抓小偷,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把对小偷的仇恨用脚踢到了他的身上.这时的谢六生在恐惧中感到无助,他拼命挣扎,挣脱了又被抓住,等待他的又是一阵变本加厉的暴打.就在他们打累了歇气的时候,亡命逃生的谢六生使出全身的力气再一次夺路而逃,这一次成功了,正好遇上两个巡警,谢六生二话不说,扑通一下跪到他们面前,请求巡警搭救.巡警看到他衣服裤子被撕破眼镜被打飞,鞋子被打掉,满脸鼻青脸肿,浑身遍体鳞伤,对这个小伙子十分的同情,听了他的诉说后马上带着他到现场进行了指认,在确认清楚后才把那老板和他的手下带到了派出所.派出所一个姓李的民警带他到医院进行检查及包扎,一直陪他到了第二天凌晨的0:30.这算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为之感动的人.

  人虽然被搭救了,但后来,为之讨回公道的路则无奇的长,还数次到广东省公安厅上访。这里面有打人的凶手被抓了放,放了抓;该受到法律制裁的人逍遥法外,该履行职责的地方推诿扯皮,谢六生为之付出的则是三年多的时间,无数的心酸.在这段时间里他领略了人间的冷暖,并明白了一个道理,权益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哪怕再艰难,也要为正义而抗争.

  讨公道 身有正气不畏难 1997年2月28日,谢六生走进深圳人才大市场应聘,经过激烈的角逐,他当上了亨德信电子来料加工厂的仓管员。然而好景不长,6月18日,他被无故解聘。被迫离厂处于流浪状态的谢六生认为,自己早在3月中旬即与厂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到6月2日止。厂方于6月18日突然单方违约开除其出厂,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书,理应赔偿。于是,在荔枝公园的草地上,拿出纸笔,给所管辖的罗湖区劳动局写了一份投诉材料。劳动局在处理中对他提出的赔偿工资的请求不予支持,只同意厂方补发被扣工资及加班费、培训费共计280元。他不服,遂向罗湖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仲裁庭依然维持原来的处理结果。为了这简单的劳资纠纷,谢六生耗废了近半年时间,其间,因多次上访,他屡被奚落,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还把他戏称为“投诉专业户”,至今他都还保存着授予他这一称号的那个领导所写的处理单,上面这样写着:”谢六生是个投诉专业户…”.还有的劳动监察部门,在写给上级部门的报告中这样写道:谢不听劝告,蛮不讲理,不懂法又不学法,投诉达不到个人目的就无休止地纠缠,上告.”(摘自深圳市劳动监察三科1998年5月6日<关于谢六生举报案件处理情况的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上访中遇到的种种阻力和被受到的鄙视.抱着一回回的希望,换来一次次的失望,深陷生活窘境与思想压力的小伙子那耐得住这种浩海无边的折腾,本来就长得瘦小的身体这下显得更是弱小,如同一片落叶掉在这样一个有着上千万人口的城市里,大家都只在乎自己匆忙的步伐,很少有人会关注脚下的落叶。

  倔强的谢六生,哪怕没有睡觉的地方,他可以睡到公园,桥洞;缺少吃饭的钱,他可以只啃一个馒头。而找不到说理的地方他就是不信,朗朗乾坤那能只让少部分人一手遮天?自己一定要抗争,一定要讨回这个公道。

  于是,他不服仲裁委裁决,走向了法院。

  本来已经在上次尝过被人打告状苦头的谢六生,多少也知道诉讼的艰辛和漫长。但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他别无它法,只得咬紧牙,凑足了700元钱找了一个律师来帮自己打这场官司。哪知,法院一审判决下来与在劳动仲裁委的仲裁结果并无二样。谢六生再次被泼了一头冷水,看着这样一个鸡飞蛋打的判决书,他是两眼发黑,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700元钱,对有钱人来说喝餐早茶可能还勉强应付,但对这样一个失业后无依无靠的外来人员来讲,则是多少天的生活费?

  后来才知道,诉讼代理人周毓斌并无律师执业资格,可他本人还以律师身份来欺骗他的信任,他越想越觉得花了冤枉钱,也应该讨回公道,不然还会有更多的人在打官司中吃亏上当.于是,他又以诉讼代理人周某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不作为,负作为”为由,愤然将周某告上了法庭,要求其退回非法收取的费用并赔偿相关损失。同时对电子厂提起了上诉.与此同时,周某看到自己成为被告,也对他提出了诉讼,说他滥用诉权,侵害其名誉权和荣誉权,并要求赔偿。至此,曾在原告席上并肩作战的“伙伴”,成了针锋相对的“冤家”。法院最后审理查明做出判决,认为公民有权就纠纷提起诉讼,并不构成对对方名誉权、荣誉权的侵害。判定谢六生胜诉.这场起诉和反起诉,持续时间不短的诉讼代理纠纷案,最终以公正战胜了偏见,以社会弱势群体的胜利而告结束. 而当事人状告代理人,代理人反诉当事人所激起的冲击波则在国内的律师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对代理人如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问题也提出了新的思考.

  为捍卫自己的权益,谢六生可没有少付出,经常去市、区人大常委会等部门投诉,仅深圳市信访办他就跑了7次,情况反映的材料不仅投到了局长,市长,书记,就是公安部长、中央政法委那里也有他的反映材料.其中,他投诉深圳鸿基晶亮电器有限公司对其非法辞退,就是经原市委书记张高丽批示后,劳动部门才立案办理。为了参加仲裁开庭,他所在的送菜公司老板不准请假,当他拿到取胜的仲裁书时,则是他又被老板开除,重陷失业之日.而在书屋打工时,因业余时间写《叩问天公:盘剥打工族血汗钱的是谁?》也被莫名其妙地炒鱿鱼。

  《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法制报》、深圳电视台法治纵横等数十家媒体对他的事件争相进行报道,称他的举措难能可贵,对他的执着给予了更多的同情和声援。对于媒体的支持和褒扬,谢六生特制作几面锦旗,送到法院和特区报、法制报等媒体表示谢意。感激之余,他更坚定了维权的信心。

  是什么促使他不顾一切地去打官司呢?他认为自己无法容忍打工仔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回报,有些同胞遭遇伤残甚至断送宝贵生命,竟被黑心老板漠视,这就是他要抗争的原因。

  这时,媒体就此讨论的话题极大地鞭策了他,更有热心人士把他维权经历登裁在中青在线网络上,面对众多支持自己的读者,他决心拿起法律的武器,走一条捍卫尊严的道路。

  为尊严 法律维权事业忙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各种纠纷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身为打工仔,谢六生最了解这一群体,他要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服务,不为别的,只因自己在最困难时,有众多支持的声音。

  为了这种抗争,他付出了很多,有时显得心力焦脆。他一边打工,一边自学法律知识。他知道,他之前之所以敢于抗争,也是因为懂了法才知道要拿起它来保护自己。早在1994年秋季市劳动局举办的《劳动法》知识竞赛中他就获得过满分。他被人炒了鱿鱼,也大多是因为他敢于运用法律武器来挑战世俗的偏见,捍卫自己的尊严。

  他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劳动法》知识,建立了自己的维权网站——谢六生劳动仲裁诉讼网,为遭遇不公的打工仔提供法律咨询,并接受请求,成为打工仔的“代言人”,在神圣的法庭上,向社会的丑恶挑战。

  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了充实理论知识,他又参加了全国高等教育法律专业自学考试。2006年6月获得中山大学法律专科文凭。2008年11月,通过北京大学法律本科论文答辩,且获法律学士学位。他正计划通过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获得正规的律师执业资格.做个名副其实的律师。

  有时,他要面对的是久经沙场的执业律师,但他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法律是公正的。几年来,他经手了几百件诉讼,打赢了很多难度很大的劳资纠纷官司。往往当事人请律师而败诉转到他手上竟奇迹般胜诉。

  2002年,深圳市人傅建海不服单位以其违纪私卖废油废铁为由被辞退而要求经济补偿金纠纷起诉深圳金帝食品有限公司,委托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仲裁申诉,要求公司支付辞退经济补偿金近4万元。而经市劳动仲裁委[2002]1616号裁决书驳回申诉请求。后申诉人找到谢六生要求其代理向法院起诉。谢六生认为傅不存在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谈不上给公司造成损失。所以公司解除其劳动关系不当,依法应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后福田区法院和市中级法院采纳了谢的辩论意见,2003深福法民一初字第220号和2003深中法民一终字第2066号判令被告支付经济补偿金共计人民币31050元,并补交社会保险。

  2003年,江西人林书明因不服单位单方面降薪降职而主动辞工,引发合同经济补偿及拖欠加班工资等劳动争议起诉日资企业千代达电子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宝安区仲裁委深宝劳仲福永庭[案]字(2003)第315号和一审宝安法院(2004)深宝法民一初字第560号判决原告败诉,仅赔偿林2000余元。原告心灰意冷,觉得胜诉无望,但谢认为只要相信法律,此案完全应该胜诉。后经谢多次鼓励,原告上诉至市中院。有理走遍天下,市中院(2004)深中法民一终字第2703号终审判被上诉人公司赔偿上诉人工资及社保款项共计四万余元。

  谢六生的执着,不仅在对待自己的权益问题上,就是对他的当事人,他也会不畏艰难,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也要为当事人去争取,以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又一次,一个宝安区的代理案件,仲裁、一审下来后他们均败诉了。当事人陈建明都劝他就算自己运气不好,算了,上诉还要花钱,一个打工者哪有那么多金钱和时间去耗费,再说上级法院一般都会维持下级的判决.而谢六生凭借自己对案情的理解认为这个判决有失公平,一定要争取把他纠正过来.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想上级检察机关提请抗诉,这样不仅费用可以节省,还能有效避开一些人为干扰.最后他们在向检察院提请的抗诉中获胜了,自己的判断得到印证,这是他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

  他的名字逐渐被打工群体所熟知。尽管这些大都是较小的案子,但他从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谈到性格,谢说他很像父亲谢瑞云,在故乡江西,曾祖父被人陷害而吃官司,身为共产党员的父亲,担心自己的祖父吃亏受苦,在法庭上据理力争,至死不渝,但在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父亲终无回天之力。所幸的是,时代不同了,在我们这个逐步规范的法制社会里,更多的人正在运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谢六生手里厚厚的一叠胜诉的判决书和裁决书,就是最好的说明。

  岁尾年头,是追讨欠薪及劳资纠纷最多的时候,也是谢六生最忙的时候。深圳市各级劳动部门信访办的门口,前来投诉的外来工络绎不绝,追讨欠薪的高峰时期与春节相伴而至。他东奔西跑、不知疲倦,但满脸有自信的笑容。为了人们不可侵犯的尊严,他这些年已经习惯在这个时候往深圳市各级劳动信访办跑,而不是准备回家过年的火车站。

  谢六生为外来务工人员上访讨薪的事情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的传播,每一位外来工听闻后都很振奋,而谢六生更是因此成了大忙人。

  很多时候,谢六生都是陌生电话不断,打电话者不仅仅是深圳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向他咨询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了接受有关劳资纠纷的法律咨询,他还把为那些不知如何应付黑心老板的工人们讨回应得报酬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白天他不停地穿梭于信访部门、劳动仲裁部门和各区法院、检察院之间,到小区里向外来工发放他自己印制的“外来工维权常识”;晚上他就挑灯夜战,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为当事人写信访材料,常常通宵达旦地熬夜。就在这种拼搏中,他身体消瘦了,而用法律填充的头脑却一天天丰富了.生活的涵义似乎也变得清晰多了。

  谢六生认为,外来工不敢维权的原因是维权的门槛太高,成本太大。“一是时间,二是金钱,因此一些外来工在遭遇恶意逃薪向劳动部门投诉无果后,只能绝望地选择跳楼、堵路等极端的方式。” 单从时间上来看,一个外来工从工资被恶意拖欠,到向劳动部门投诉、申请仲裁,再到法院一审、二审等程序,要拿到工资,少则三四个月,有的甚至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谢六生认为:“很多外来工觉得反正也没多少钱,没必要这样折腾,而那些企业老板正是摸准了员工的这一心理。”

  虽然深圳早在1997年便通过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欠薪保障机制>>, 建立起行政、司法联动的打防机制。即从监管上制约,要多部门联手运作处理;从策略上要“法律、法规、组织机构、人员、舆论媒体宣传、信息技术”等多管齐下。如:事先预防机制由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用人单位工资发放信用等级制度、社会责任体系、欠薪预警机制等。也采取了全国首开先河的对恶意欠薪进行打击曝光的行动,如首次公开处理恶意逃薪企业,公开曝光了30家存在恶意欠薪行为的企业,深圳市公安局经济侦查分局专门派出追捕小组,前往各省市追捕恶意逃薪老板。此外,还将恶意欠薪的企业老板录入黑名单,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追捕等一系列法律手段,但欠薪的问题还是时有发生。

  根据深圳市劳动部门的统计分析,恶意欠薪案件集中在建筑行业、清无拆迁企业、无牌无证企业和应急临时用工企业。造成欠薪的主要有主观恶意欠薪、经营困难欠薪和诚信缺失欠薪,而在这三者之中,主观恶意欠薪多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但由于诚信缺失造成的欠薪则是所有欠薪案件中最常见的。

  其实,在劳动维权的道路上,谢六生并不孤单。由于受害劳务工的需要,诞生了这一特殊的群体,也衍生了这一特殊的职业。他算是一个执着的维权者,也算是一个外来务工维权人员的代表,在他的影响下,现在深圳活跃在劳动维权舞台上的勇士们越来越多。

  正是由于民间的,政府的,社会力量的推动,使得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在深圳这个城市日益得到重视和维护,特别是欠薪问题,劳动部门出台了由用工企业预缴欠薪保证金的办法,对企业倒闭等欠薪问题的处理找到了一条好的路子。

  深圳在创造物质神话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群体,正是有了这些劳动者的一起推动,才使得这个城市显得更加包容,更加和谐。

  当我们习惯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那些轰轰烈烈的人物身上时,有些不起眼的人正在为自己的权益而抗争,像谢六生这样,他们争的难道仅仅是自己的权益?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