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开发商卖房输给二手房小业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20 02:07
人浏览
“周边二手房的单价只有2万元出头,而在售楼处看到的价格却要2.5万元/平方米左右,都是现房,也看不出什么区别,谁还去买贵的啊。”一位购房者从浦东某楼盘售楼处出来后,直接进了隔壁中介门店。对这样的情形,售楼处工作人员早已习以为常。

  如今,二手房价格低,开发商又不肯降价,给一手房带来的销售压力越来越大。据聚家房产花木店一业务员透露,如今售楼处卖的是整个小区最后一批房源。去年,开发商定下2.5万元左右的单价,但只卖出三分之一。花木地区供应量很少,开发商不担心有别的项目竞争。为了不影响高价买进的业主,开发商只有死屏价格,没想到所有房子都交房了,剩余的房子却还是没卖掉。由于同一项目最早几批开盘价格比较低,业主获利后,有的急于周转资金,有的心态比较平,纷纷低价抛盘。比后期开发商的定价竟然低20%。购房者拥入中介门店,售楼处遭遇后期销售压力。

  又如位于浦东丁香路一楼盘,开发商后期推出的房源也和小区内的二手房打起了“成交战”。 2007年开发商销售的一部分期房,如今已陆续交房。在附近中介门店不乏挂牌的房源,单价从2万元到3万元不等,价格跨度很大。而售楼处即将开盘的一批房源,网上参考价3万余元和3.8万余元,即便按照可调价15%的最低幅度开盘,也要比小业主的二手房贵。

  这样的现象多出现在一些连续分期分批开盘的项目中,开发商避开了同行间的竞争,却没能把握住市场变化征兆,陷入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怪圈。由于小业主价格调整灵活,在市场上很快取得了主动。房地产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二手房的竞争不仅在个别楼盘表现得比较激烈,而且有些区域也表现明显。以浦东三林板块为例,去年金地和万科推出降价第一波后,一手房价格只有1.3万元/平方米,明显低于周边次新二手房1.5万元/平方米的均价,随后小业主降价15%,缩小差距,个别房源甚至更低。去年夏天,九亭板块均价在1.05万元/平方米左右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比比皆是,之后不少新盘的价格出现约1500元/平方米的下调,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整,二手房价格回落,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