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形态及补救措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2-05 05:07
人浏览

摘要:总结和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其形态进行正确的判定,通过计算,从而对其修补、加强、加固的补救措施,强调了控制裂缝产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 裂缝;危害;措施;

1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扩展直接会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的工程事故;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如果借助仪器,甚至还可以发现裂缝是时刻发生变化的,随着裂缝的发展变化,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适用性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结构构件的破坏;所以研究裂缝的形态、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裂缝对结构功能的影响并加以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2 裂缝的形态判定及对裂缝的修补加固措施

2.1裂缝的形态

裂缝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裂缝的宽度来分,可分为微裂缝和宏观裂缝;一般将混凝土材料在化合过程中产生的宽度小于0.05mm的裂缝称之为微裂缝;它是混凝土材料固有的一种物理性质,微裂缝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分布不规则且不贯通;这种细微裂缝如果不扩展或是扩展在一定范围的话,它对一般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的正常使用是不会造成危害的;故这类裂缝又称为无害裂缝。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要比抗压强度低得多,所以在荷载作用下或是进一步产生温差和干缩的情况下,微裂缝会开始扩展并逐渐相互贯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的裂缝,这种裂缝称之为宏观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一般大于0.05mm。

2.2裂缝状态的判定

通过对建筑物外观检查,可能会发现各种质量问题,其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构件上出现裂缝后,首先须要判定裂缝是否稳定(裂缝是否已经停止扩展),裂缝是否有害;根据裂缝的形成原因和特性定性的判定结构受力的状态,评定结构的安全度、刚度以及抗裂度等性能,从而找出相应的防治修补措施。

2.2.1 裂缝是否稳定可以根据观测和计算的方法判定

2.2.1.1 观测:定期对裂缝宽度、长度进行观测、记录。观测的方法可在裂缝的个别区段及裂缝顶端涂上石膏,用读数放大镜读出裂缝的宽度。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石膏没有开裂,则说明裂缝已经停止扩展,趋于稳定状态。

2.2.1.2 计算:对于适筋梁,钢筋的应力σs是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对混凝土梁在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裂缝截面处纵向钢筋应力的计算来判定裂缝是否稳定,计算公式如下:σss=MS/ ASηh0式中:A s— 受拉钢筋的总面积;η— 裂缝截面处内力臂长度系数,通常取η=0.87; h0—截面有效高度;如果计算钢筋的应力σss小于0.8fy(fy为钢筋强度设计值),则可认为裂缝的是处于稳定状态,否则,裂缝是不稳定的。

2.2.2 裂缝是否有害的判定

判定裂缝是否有害,原则上根据裂缝的危害程度和后果而定,一般认为下列情况的裂缝是有害的:(1)损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裂缝;(2)宽度超过规范规定限值的裂缝,沿钢筋纵向裂缝;这类裂缝会引起钢筋的锈蚀,使保护层崩落;(3) 严重降低结构刚度或影响建筑物整体性的裂缝;(4)严重损害建筑结构美观的裂缝。

2.3 裂缝的修补和补强加固方法

2.3.1 非结构性裂缝的修补方法

对于结构受力影响不大的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为了满足美观和使用上的要求、防止钢筋的锈蚀、减少渗漏、提高耐久性,也需对裂缝进行修补,这样的修补一般起到增加结构强度、刚度和抗裂度的作用常用的修补方法分为表面修补和内部修补两类。

2.3.1.1 表面修补法

本方法是沿构件表面涂刷水泥浆、油漆、沥青、环氧树脂等材料来修补构件表面细小的混凝土裂缝,对于混凝土干缩裂缝常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来进行修补。

2.3.1.2 内部修补法

内部修补法是采用压力灌浆,它不仅修补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而且能注入到构件的内部,对裂缝进行粘合封闭和补强。[page]

2.3.2 结构性裂缝的加固补强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结构性裂缝主要是由于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所以对于这类裂缝的加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方能确定其加固的方案,在这里只简单罗列一些常用的加固方法。

2.3.2.1 加大截面法

这种方法是采用增大原结构或构件的截面积,以提高其承载力和满足正常使用的加固方法;这种加固方法广泛使用加固混凝土结构中梁、板、柱和钢结构中的柱及屋架以及砖墙柱等。

2.3.2.2 外包钢加固法

这种加固方法是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四周或两面包以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它适用于对混凝土柱、梁、屋架以及烟囱等建构筑物的加固。

3 裂缝对结构的危害

纵向裂缝与钢筋锈蚀的关系比较复杂,有“先裂后锈”和“先锈后裂”两种情况。

先裂后锈即由于钢筋混凝土收缩,塑性下降;同时,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引起的沿钢筋纵向裂缝和梁中沿箍筋的裂缝,常常成为空气、水分及其它侵蚀介质的通道,久而久之,使钢筋产生锈蚀。

先锈后裂即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炭化或氯盐的作用,使钢筋发生锈蚀;锈蚀物体积比原体积增大3~4倍,使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产生很大的拉力,从而引起沿钢筋长度方向的混凝土产生纵向劈裂裂缝,一旦保护层混凝土劈裂,钢筋与外界接触,甚至完全裸露于空气当中,导致锈蚀速度迅速加快。

4、结语

综上所述,了解裂缝的分类,分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裂缝对结构构件的危害,是确定对出现裂缝的构件如何处理的必须步骤;同时,也为选定经济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钢筋混凝土具有重大的意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