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顺德市“青山、碧水、蓝天”环保、河道整治工程方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28 10:57
人浏览

近年来,我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展。为切实保护我市环境,有效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确保我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一、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按照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治理和监督管理,有效制止各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我市环境质量,营造健康优美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遵循自然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理论,促进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园艺景观学理论指导建设,构筑自然优美的城市景观。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尤其保护好山林资源和水资源,对农田进行全面规划,高标准整治,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造福后代子孙。3.按照二十一世纪初文明城市、花园式河港城市的标准要求,以及总体最优切实可行的原则整治城乡环境。着重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突出社会化工程特点安排重点项目,实行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4.坚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和城市建设服从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承载力的原则,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为前导,认真抓好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源的治理和整顿。以酸雨控制区、烟尘控制区的建设和污染集中控制治理为重点,实行城市区域环境综合整治。5.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规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2000~2002年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首先解决群众呼声最高、政府经过努力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市民直接得益的项目,以造成声势,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投身于“青碧蓝”运动,同时要通过加强管理,遏止环境恶化,做好其他方面的详细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为第二阶段的2003~2005年全面实施铺平道路。二、环境现状 1.大气污染源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我市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烟尘排放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纺织业、电力生产、陶瓷等行业,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为机动车排气。此外,企业自发电、垃圾乱燃烧产生的废气以及企业排放的工艺废气、饮食废气、建筑扬尘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差,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普遍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998年我市酸雨程度已由中度酸雨转为重度酸雨。 2.水污染源与水环境质量现状 我市工业废水及其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悬浮物(SS)排放主要分布于纺织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造纸业、餐饮业等行业。近年来,顺德市的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1998年生活污水排放量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6倍,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是工业废水中COD的2.31倍。但目前尚没有一间城市污水处理厂,加上工企业废水达标率不高,导致对水环境的污染。水环境质量:容桂水道、东海水道、顺德支流、顺德水道、潭洲水道等五条主要河道水质均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内河涌水质普遍较差,除龙江和伦教内河水质较清洁外,其余各镇内河均为轻污染或中污染。 3.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林业资源极其有限, 林业用地面积逐年减少,现有总面积1695.6公顷,比92年减少190.4公顷。林分龄组、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低、生态效益差,林分生长量低,再加上乱葬的山坟占用了大量的山地,影响了绿化,破坏了生态,景观效果差。(2)现有内河涌1394条,总长1867.64公里。普遍存在萎缩、淤积、污染、涌障等问题。内河涌总长度比1988年减少了1/3,对生态环境、城市景观、排涝排渍和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3)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基崩塘浅路难行”和养殖水体污染严重,部分基面种植荒弃,传统基塘生态农业模式逐步被打破。三、规划目标2005年顺德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步实现“中等的现代化花园式河港城市”的建市目标是本工程方案的基本依据,也是本方案规划的总目标。从环境角度来看,可以分解为:现代化——必须有比目前更高度更先进的文明,不仅经济发达、物质文明得到发展,而且精神文明得到升华。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讲究公德,相互礼让,遵守法纪,生活有序,以共同维护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和以科技进步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以高度发达的文明和优美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来体现现代化的生活质量。花园式——在维护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良性的人工生态系统,二者相互协调,形成青山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林森,空气清新,绿草如茵,鱼肥人壮,色彩缤纷的景致。河港式——必须有良好的水环境,不仅适宜航运,而且令人感官愉快,为市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清洁用水。水是顺德最丰富而又最宝贵的资源,也将成为未来城市的特征。大江大河尽显城市繁华,小河流水轻舟荡漾,一河两岸水乡田园,基塘生态循环不息,繁华与恬静交替有序,经济与环境同步协调。近期(2000~2002年)目标是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此促进城市环境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部分指标如下表1。表1项 目标 准项 目标 准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5%自然保护区覆盖率>5%空气污染指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城市污水处理率>50%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城市气化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公众对环境满意率>60%四、主要任务 1. 山林建设。加强山林保护,禁止乱挖山头;在杜绝乱葬山坟的基础上,彻底清理重点山头的坟墓建筑,逐步推进其他山头坟墓建筑的清理。到2002年,绿化全市无林山地,改造林分,促进山林向恢复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森林群演替,建立起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能。到2005年,全市基本清除山头表面的坟墓建筑,恢复山岗地形地貌, 巩固绿化成果。2. 内河涌整治。到2002年先抓好中心城区(尤其是新城区)、交通干道两旁、旅游景点和风景区、各镇最繁华的腹心地带、排水极为不畅致使闸站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的地区的疏涌保洁与护坡绿化工作,有条件的地方要实现一河两岸道路绿化美化;全市市、镇、村三级规划建设样板主干、支干河涌186条,疏浚长度200公里。到2005年,再增加疏浚长度451公里。到2010年,全市完成三级内河涌的疏浚任务,常年保洁,在第一阶段重点抓好的地段,大部分要护坡和绿化。河道通畅,排灌便利,河岸牢固,体现水乡特色。3. 基塘生态整治。在已整治10万亩的基础上,到2002年,完成整治旧基塘11.4万亩。到2005年,根据1994年划定的农田保护区,全面完成整治旧基塘30万亩,实现格子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4. 城市污水设施建设。到2002年实现大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至少达到20%。到2005年,中心城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争取达到40%,城乡综合生活污水处理率争取实现20%。 [page]

5. 工业污水和大气环境整治。到2000年底,按照国家“一控双达标”要求,全市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省规定验收标准,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内。到2002年,全市所有工商业污染源和有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源基本控制项目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所排污染物控制在本污染源总量控制目标内,无组织排放的工业污染源基本得到控制。到2005年,顺峰山地区和均安镇旅游渡假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其他地区达到二级标准。按《顺德市环境总体规划》划定水质目标的河流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相应级别的标准,全面实现国家环保模范城的相关指标。五、工程措施(一)青山工程2000~2002年对全市190.2公顷无林地实施工程造林,对现有1488.3公顷的有林地中的1181.7公顷实施林分改造,323.7公顷实施封育管护。2003~2005年对原封育管护的山林适当改造,巩固绿化成果。林分改造的目标类型根据我市林地的实地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绿化美化的需要,分为:①. 景观生态型,选用树种20个,内设4个不同的造林类型;②. 防护生态型,选用树种22个,内设4个不同的造林类型;③. 封育管护型。所有林地均为生态公益林,共选用树种30个,其中乡土树种20个。预计五年后林分平均3米左右,十年后可达6米高,郁闭成林。工程配套:2002年前全面清理顺峰山公园范围内和国道省道两旁、各镇城区内山头表面的墓坟建筑,其他地区山头逐步推进清理;2005年全市基本清除山头表面的坟墓建筑以提高山林密度,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工程进度计划如下表2。表2年 份阶段性质改造面积工程比例主要对象其 他 工 作2000启动准备2500亩10%顺峰公园建好苗圃基地,净化顺峰山15山头2001总结提高8000亩30%市容镇貌抚育,林地清理备耕2002全面实施15000亩60%全面补植抚育,管理,净化重点山头坟墓2003~2005巩固成果根据实际 全面净化全市山头表面墓穴建筑,补植抚育,管理,对原封育山林适当改造(二)碧水工程A. 河涌整治l2002年整治标准:岸线整齐,排水畅流,水质清澈,涌貌整洁,环境优美。治涝标准: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两天排干。控制水位:按景观水位、排渍水位、最高水位三级控制。两岸护河地:主干河涌10米,支干河涌5米,含绿化带和人行道。护坡墙尽量与绿化相结合,留有规则缝隙利于河水渗透交换和减轻雨天硬底化地面径流对河涌的排渍、污染压力。1. 河涌疏浚2000~2002年市、镇、村三级疏浚主干、支流河涌186条200公里(如表3),主要是①对城市排水排污关系十分密切的;②属于骨干电排站排水干道的;③配套桂畔海、眉蕉河重新开通的(由市政府负责的桂畔海整治工程详细方案待规划);④汇水面积大但狭窄淤积严重的主干河涌。市规划桂畔海为样板河涌整治,整治方案待规划后确定,各镇、村规划整治计划如下表3。表3镇别村样板涌镇样板涌河涌数量(条)总长度(km)估算投资(万元)河涌名称长度(km)估算投资(万元)备注大良 大良河2.501000注1德胜 大东河1.10400 伦教1116.953940羊大河8.711800注2勒流2412.884652勒良河2.10756注3北窖157.50840细海河4.502250注4陈村136.822366文登河9.253330注5乐从3031.692744英雄河4.501620 龙江1426.115061龙江新开涌3.951975 杏坛3122.533458新涌大河3.501750 容桂1619.755925眉蕉河6.103050 均安203.501036华安河6.003000 合计174147.7330022 52.0120931 注1:该河段由金桔咀于九眼桥;注2:羊大河北岸已完成5.75公里,南岸已完成2公里;注3:该河段由联结牌坊至众涌敬德桥;注4:该河段由林广水闸至广珠公路桥;注5:该河段在花卉世界前面的部分已完成。

2. 两个重新开通(1) 开通桂畔海工程:挖除堵口,疏挖新窖大塘及其后鱼塘,土方量14.6万立方米;在河口处兴建一座每孔8米的5孔节制闸,土方量4.1万立方米,石方0.12万立方米,混凝土3737.8立方米。(2) 开通眉蕉河工程:开挖河头堵口,同时兴建一座每孔8米的4孔多功能水闸,集防洪排涝、引水灌溉、冲污、通航于一身,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水位设计,百年一遇水位校核 。工程土方40万立方米,石方9900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6200立方米,钢材406吨。3. 四个骨干电排站工程概况如下表4。表4泵站名称选址服务区域装机容量(KW)联安泵站联安水闸旁联安、陈镇排灌区1800鸡洲泵站鸡洲水闸旁伦教排灌区1800眉蕉尾泵站眉蕉尾容桂排灌区1350迳口二站迳口一站旁乐从排灌区1350l2005年 增加河涌疏浚长度451公里,工程量为459万立方米,围内主干河涌之间及主干河涌与镇级支干河涌之间相连通。l2010年完成三级内河涌疏浚 任务,治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干,其他标准不变。B. 基塘整治整治标准要求:①基水比例为六水四基;②每个塘排灌独立分家;③原则上鱼塘东西向,日字型;④单塘面积5~10亩;⑤水深2米,基水距离50厘米以上;⑥基面宽度10~20米;⑦基面熟土厚度10厘米以上;⑧塘基种植“三高”作物或果树、苗木;⑨路网、河网、电网、通讯配套。工程进度计划:2000年整治4.6万亩;2001年整治3.4万亩;2002年整治3.4万亩;2003~2005年每年整治3万亩。C. 城市污水整治2002年前大良城区建成第一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处理能力为3万吨/日,并投入运行使用。在总结规划建设运行基础上,大良镇作好污水处理厂第二期工程的前期准备;中心城区各镇和北窖镇制订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德胜新区污水处理厂和新区开发同步规划、同步建设。2005年前大良城区争取建成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3万吨/日,中心城区各镇和北窖镇、德胜区争取建成污水处理厂,其余各镇做好污水处理厂立项规划。2000~2005年全市各镇区污水处理厂规划如表5。 表5镇(区)规模(万吨/日)厂址纳污水体备注2002年2005年大良一厂36大门水闸顺德支流二期争取建成容桂 2.5海尾附近桂洲水道争取建成德胜 1.5范沙附近容桂水道争取建成勒流 1.5新埠顺德支流争取建成伦教 1新民大良河争取建成北窖 2.5工业园附近谭洲水道争取建成陈村 规划乐从 小布东平水道规划龙江 歌窖顺德水道规划杏坛 规划均安 规划各镇排水系统向雨污分流体制发展规划建设,道路建设与管道建设相配合,先地下后地上以免重复开挖,重复投资。D. 工业污水整治1. 规划建设(1) 按规范建设集约工业区,加快镇一级工业区(园)的开发建设,完善配套工业区基础设施(包括排污设施),禁止无规划的工业区开发,逐步缩减村级工业区;(2) 新办的工业项目,必须集中在工业区内兴办;有计划逐步把位于镇(区)内的工业污染企业搬迁到工业区内;(3) 严格把关,控制新污染,防止环境质量恶化,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国家和地方(顺德市)禁办的工业项目,坚决禁止新办和扩能,属严控的项目必须严格控制,从严把关;(4) 建设专业加工工业区。例如,桂洲镇在兴华工业区内建设漂染城,逐步集结全市的漂染企业;桂洲、乐从、陈村各自建设一个铸造/锻打工业区,有条件的镇建设磷化、喷漆等加工配套专业工业区;(5) 2002年各镇城区建成饮食专业区域,实行污染物集中统一治理排放;(6) 重点废水污染源安装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监控器;(7) 加强水源保护区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新增工业排污口,现有的工业排污口要逐步搬迁或逐步削减排污量,对水源保护区新增和维护好水源区标志。2. 加强治理(1) 实行限期治理制度。对废水不达标排放的企业分期分批实行限期治理,对逾期不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按环保法律法规处理;(2) 2002年底所有排污企业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3) 对污染严重且治理无望的企业实行转产或关停;(4)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家明令淘汰、工艺设备技术落后的企业实行转产或关停; (5) 淘汰规模小、消耗大、效益差的作坊式污染企业。3. 对全市重点废水排放污染企业的处理必须彻底治理污染,在条件具备时,实行转产、搬迁或关停。 [page]

4. 对重点区域污水综合治理(1) 眉蕉河综合整治配合眉蕉河开通,2000年底前将眉蕉河沿岸的小黄圃17家小企业、华口的18家小企业、容里的16家小企业分别搬迁至各自村办工业区,容里的9家电镀厂搬迁至容里电化城。(2) 金斗涌整治2000年沿河建设排污管收集附近区内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引至顺德支流集中排放,2002年前在金斗水闸附近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如大良镇城市污水厂建设在顺德支流旁边,则可延长排污管纳入城市污水厂处理。(三)蓝天工程1.规划建设(1) 2002年前各镇建成区搞好烟尘控制区建设,以大良镇城区建设烟尘控制区为试点,扩大到各镇建成区;(2) 加快城区燃气管道配套工程建设,2005年底前基本建成城区燃气管道网工程建设;(3) 做好规划,加快市、镇垃圾处理厂建设,争取2002年前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并建立试点,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争取2005年在全市城区试行垃圾分类收集;其他同“工业污水整治”之“规划建设”的(1)~ (5)。2.加强治理具体要求做法同“工业污水整治”之2,此外还有:(1) 2000年起逐步取缔所有企业自发电,改用电网电,原有发电设备改为备用;(2) 2000年前取缔所有养殖场点以固体废物为燃料;(3) 2000年起取缔露天烧烤的无证经营档摊;(4) 各镇城区饮服行业和集体食堂分别在1999年12月底和2000年2月底前改用清洁燃料,2002年底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2002年底全市饮食业和集体食堂改用清洁燃料;(5) 全市使用的燃料煤和燃料油的含硫量近期必须分别控制在1.0%、1.5%以下,小火电厂关停前以及2002年后全市企业燃料含硫量必须小于1%;(6) 中心城区内外企业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主要工艺废气的治理。3.对重点废气排放污染企业的处理同“工业污水整治”之3。4.加强机动车废气控制治理(1) 禁止销售使用含铅汽油,车用燃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在机动车燃油中逐步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以减少对大气环境影响;(2) 强化机动车初检、季检、年检、路检,超标排放废气的机动车不准上路行驶,经反复治理仍不合格的机动车强制报废;(3)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着手研究控制或禁止摩托车上牌的方案,控制摩托车的污染,2000年禁止销售不符合国家新颁布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机动车。5.加强对建筑施工粉尘的治理(1) 建筑工地四周必须设置遮栏,防止扬尘向附近扩散;(2) 中心城区内禁止使用柴油汽桩;强制使用商品混凝土,逐步扩大到各镇区;(3) 装载沙、土、石、水泥等颗粒或粉状物质及垃圾的车辆必须遮盖,防止散落。6.重点区域废气综合治理(1) 陈村花卉世界附近污染综合治理:由陈村镇政府2000年底前对该区域内规模小效益低的部分大气污染企业搬迁到镇工业园集中治理,2005年前将该区污染企业全面搬迁。(2) 德胜沙头区域治理: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再另行制定整治方案。六、非工程措施1.加强领导,全面推进青碧蓝环保工程各级政府要把“青碧蓝”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政府任期环境目标责任制和环境保护计划一同实施,加快治理工程动工,加强综合治理和执法检查,加强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监控,督促各有关企业、单位履行治理责任,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力量向全市人民作广泛深入的环境宣传,如由电视台专题文艺部、顺德报开设“青碧蓝”专栏,每两周一期,作长期的宣传; 组织青少年参加清疏河涌、植树造林等义务劳动体验污染的危害和治理的艰难;开展社会性环境保护活动以提高市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和企业经营者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学校开设环境教育课程。2.做好规划工作尽快制定颁布实施市政燃气、排水管线、城市垃圾处理的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加快雨污分流体制的改造,继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和布局规划,实施污染源集中控制和集中治理,严格按环境容量控制新污染源,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选址。 [page]

4. 相互协调配合建设加快建立苗圃基地和清理山头表面坟墓建筑,为大面积山林绿化改造作准备。河涌整治、基塘整治、城市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处理同步实施,使河涌护坡、绿化、水质净化一气呵成,基塘独立排灌溉得以保证水质,提高工程效果。5.制定相关政策、管理规定,确保青碧蓝工程的顺利开展具体根据青碧蓝环保工程的开展进行制订,例如基塘整治,制订补贴政策,调动整治积极性;为加快城市排水管网整治和污水厂建设,出台市政排水收费办法。6.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持作用加快环境质量自动化监测步伐,近期实现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建立林分改造科研课题组开展造林模式研究,提高造林效果;根据水文特征开展水闸泵站科学调度的研究,合理冲污;各镇建立旧基塘高标准整治示范点,研究合理的符合生态平衡的基面种植模式,不断总结提高,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建立市政排水系统监测机构,为排水规划和污水厂运行提供资料;积极引进国内外治理技术,大力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七、整治资金单就具体工程项目而言2000~2002年三年所需直接投资共10.531亿元,除去由农村自筹及抵押贷款的基塘整治的部分投资、由水利基建计划列支的两河开通及四个泵站工程费用以及由企业自行解决的搬迁费用外,其余投资费用(不含花卉世界附近地区连片改造)为7.091亿元。详见表6。 表6工程名称项 目三年所需资金(万元)山林改造①798公顷景观生态 1,903②574公顷防护生态 1,311③324公顷封育管护 243④科研 73合计3,530河涌整治①桂畔海 待规划②镇级11条样板涌20,931③村级174条样板涌 30,022合计50,953基塘整治11.4万亩基塘整治总投资22,800信用社抵押贷款13,680①市财政贴息 4,560②镇补贴 2,280城市污水整治大良污水厂10,000合计10,000污染源重点整治①眉蕉河企业搬迁 6300②金斗涌引管排污 340③其他企业搬迁或停产未规划④花卉世界附近环境整治未规划合计6,640八、组织实施“青碧蓝”工程作为一个系统性、社会性的整体工程,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实施,“青碧蓝”委员会组织落实,各有关部门,各镇按各自职责、范围开展工作。山林改造工程:由农业局牵头,民政局、规划局协助。以各镇林场苗圃为基地,提供苗木,稳定绿化施工队伍,平时播种育苗,抚育管理,造林季节为技术骨干。河涌整治工程:由水利局牵头,农业局、建设局、规划局协助。市镇两级成立专门机构,各镇成立河涌管理所,配备人员组织实施,由专业队伍常年清障清淤保洁。基塘整治工程:由农业局牵头,水利局、规划局协助。市镇两级成立专门机构专责管理,协调推进,稳步实施。城市污水整治工程:由建设局牵头,环保局、水利局、规划局协助。主要由各镇推进实施。大气环境及工业污水整治:由环保局牵头,工业局、公安局、工商局、市政建设局、贸易局、规划局协助,其他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按照本方案开展工作,各镇政府根据任期目标责任制组织本辖区工作的实施。充实环境监理队伍力量,发挥“环保警察”作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