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我国港航企业积极应对箱运市场变化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01 17:36
人浏览

-4-29

连续多年25%以上的增长速度,曾使业界对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前景信心满怀,新建码头、扩充运力、开辟航线……港航企业干得酣、赚得欢。然而,今年一季度,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打起了“寒战”,运量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9个百分点,这让业内人士对市场前景既不敢盲目乐观又心有不甘。交通运输部有关人士认为,增速适当回落是正常的,但降得过多就要引起注意了。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我国外贸出口

供职于厦门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小池今年春节后工作一直很忙碌,他不仅要与大货主客户保持联系,还要与大量中小货主客户进行沟通,以确保完成揽货目标。“今年2月至3月份淡季持续时间较长,4月份随着工厂陆续开工,外贸出口有所回暖,但还是不如2007年同期水平。”小池告诉记者。

交通运输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2.4万标箱,同比增长18.4%,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9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出现负增长,增幅下降39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增幅下降63个百分点。

“港口集装箱运输与外贸关系密切,导致一季度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贸易因素。”宁波大榭招商国际集装箱码头商务部部长黄鹏认为。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我国对美国等地的外贸出口受到影响。据统计,中国对美出口去年12月份只增长6.8%,而今年1月至2月份进一步回落到0.4%,2月份对欧盟的出口也只增长1%,对欧美的出口贸易回落使我国外贸出口增幅减少了12个百分点。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受国内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环境成本上升,关税、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几大因素的影响,我国产业升级和调整的趋势已经出现。日前正在举办的广交会一直都是我国出口贸易的“晴雨表”,而纺织展区的冷清和订单的锐减以及电子信息产品遭受冷遇,都让人们感到了担心。

“面对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今年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将继续增长,但增幅肯定有所回落,对整体形势我表示谨慎乐观。”黄鹏的判断反映了大部分业内人士的心态。

港航企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港航企业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冷淡行情。小池告诉记者,公司已经根据市场变化改变了一些经营策略,如从以前的以箱量(量、价)为导向转为以利润(量、价、质)为导向。“因为大客户要求的运价低,公司涨价能力非常弱,所以重点关注的客户群也由大客户转向中小型客户,特别是贡献值大的客户”。

港口企业也一改往年大兴码头建设的热情,把工作重心转向了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加强市场推广、拓展市场,改善集疏运网络,联手口岸监管部门改善通关环境等方面。如天津港提出加强内陆无水港建设,实现港口功能、保税功能及电子口岸功能向内陆腹地延伸;完善内陆营销网络,继续发展环渤海内支线运输。

市场“嗅觉”最为灵敏的船公司更是从今年年初就开始采取一系列应对行动,包括调整运力在不同航线的分配、减少挂靠港数量、加船排班、减速航行、开辟新兴市场等。据了解,马士基集团在今年伊始就宣布与地中海航运公司、法国达飞轮船公司共享部分北美海运航线上的舱位。新加坡和香港今年一季度的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了11.4%和7.5%,表明这些传统的中转枢纽港在船公司减少挂靠港以集中货源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减速航行不仅降低了船舶营运燃油消耗,同时也缓解了剧增的集装箱船队运力对市场供需平衡的压力。

目前,国内运输市场发展十分强劲,这是支撑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市场信心的最大利好。占据集装箱内贸航运市场半壁江山的中海集运的董事长李绍德日前表示,今年中国市场将是中海集运的福星。该公司将继续增加集装箱运量和扩充船队,继续寻求各种方法降低成本,加紧培育行业人才,提供高质量的全球运输服务。

(来源:中国交通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