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航段水尺安设让上湄公河航运安全有了保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1-02 22:09
人浏览

为保障上湄公河中、老、缅、泰四国运输船舶的安全航行,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的直接部署下,近日,云南省航务管理局联合老、缅、泰三国,圆满实施了湄公河境外航段水尺安设工程。

据悉,早在2006年3月,四国联委会第5次会议就提出动议,委托中方安设水尺,但因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2009年9月,在泰国清莱召开的第 8次联委会上,会议再次强调了国际航运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希望,恳请中方加快实施水尺安设工作,同时商议建立四国上湄公河航运突发事件处置协调应急机制,以更好地保障四国运输船舶的安全和国际航运的可持续发展。今年,省航务管理局圆满实施了湄公河境外航段水尺安设工程。水尺直接显示水位高低,船员一看便知能否过船。该水尺的安设,极大方便了四国运输船舶的安全过滩,结束了过去凭经验、靠运气过浅滩的历史。

创新方法,保障安全,省航务管理局在推进建设加快发展的同时,水运安全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建设使我们走得更远,安全让我们走得更好。”省航务管理局局长邱江说,上湄公河上有青苔、相腊、孟巴里奥、金三角等四个浅滩,这些浅滩在水枯的时候,航道出浅、航线不清。今年初,我国船舶就在孟巴里奥、金三角浅滩搁浅。为此,中、老、缅、泰四国船员强烈要求安设水尺,指导船舶航行。

目前,中方已向老、缅、泰三方提交了《中老缅泰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突发事件处置协调应急预案》初稿,计划在即将召开的四国联委会第9次会议进一步讨论、修改,并争取尽快建立起上湄公河国际航运应急协调机制,加强对国际航运的协同管理。

“云南水运的效益主要体现于社会效益,可以形成合作各方‘双赢’或‘多赢’的局面。”邱江认为,云南水运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也需要周边国家的参与配合。

据介绍,2009年,省航务管理局完成了澜沧江国际边境河流船舶监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开展了澜沧江航运搜救中心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推动在重点渡口和码头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待相关工程全面完成后,在昆明就可以监控、了解全省重点船舶、渡口、码头的动向,有效制止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及时消灭安全事故于萌芽状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