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财产继承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8-11 15:29
人浏览

  在生活中,遗产的继承是家庭矛盾之一,对于有遗嘱的就应该选择按照遗嘱分配,对于没有遗嘱的应该按法定继承来处理。那么为了避免这一矛盾的发生,继承法对此做了相关规定,那么财产继承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财产继承法律规定有哪些

  财产继承法律法规是《继承法》中的规定。

  1、依我国《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权的,视为接受继承。

  2、依《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以遗嘱处分其财产时,遗嘱中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

  3、按照《继承法》的要求,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以保护被继承人死亡后出生的子女和利益。

  4、我国《继承法》特别规定了遗赠扶养协议。公民可以与无法定扶养义务的自然人或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以保障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

  5、我国《继承法》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6、依《继承法》规定,继承权人可以放弃继承权,放弃继承权,意味着放弃与继承权相关的其他几种权利。

  7、我国《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死体,保留的份额应按法定继承程序办理。

  8、《继承法》第9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9、《继承法》规定了继承权男女平等,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时有权处分所继承的遗产。

  

  二、财产继承公证在哪里办

  遗产继承公证书是在公证处办理。

  公证书,是指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照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证明书。

  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办理遗产继承权公证,遗产为动产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或主要财产地公证处管辖,遗产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公证处管辖。

  三、遗产继承的注意事项

  1、时效限制。对于一个形式上完备,内容确定的遗嘱在遗嘱人死亡时生效。但遗嘱生效后,并不表明遗产承受人在任何时候均可不受阻碍地行使其继承权利。

  2、权利放弃。必需是继承人本人作出放弃的表示,他人包括继承人的监护人都无权放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财产继承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在当代社会,现在遗嘱继承在现实中,有些情况之下的话它是不能够实现的,因为遗嘱继承必须要符合我们法律当中所规定的有效的要件,而《继承法》当中对此就有着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继承法》还做出了其他的接受继承等其他的事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