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提前多久提出辞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7-06 10:59
人浏览

  我国法律对于辞职时间作出了规定,在很多情况下,劳动者要是突然离职,会造成岗位空缺,用人单位有可能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换个角度,这也是为了避免这种纠纷的发生。那么需要提前多长时间提出辞职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提前多久提出辞职

  在试用期内提出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外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没有提前提出辞职怎么处理

  没有提前一个月辞职,公司不可以扣除上个月的工资,只能依法追究劳动者未提前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三、离职后社保怎么办

  通常离职后社保会有三种状态:

  1、离职后,选择灵活就业;可在人才市场缴社保,但只能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

  2、离职后(离职前),立马找到新工作;由新单位办理社保转移手续;

  3、离职后,待业休息。可参加居民养老、医疗保险。

  根据《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提前多久提出辞职的相关知识,在试用期内提出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外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