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长期加班回家后猝死,工伤如何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0-07 05:58
人浏览

  当前,劳动者猝死的案例屡见报道,且呈增多趋势。日前,江苏省一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员工在长期加班后回家突发心脏呼吸骤停并经抢救无效后宣布死亡的纠纷案件,引起了大家的热议。那么,员工长期加班回家后猝死,工伤如何认定?请继续阅读以下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相关资讯。

  一、员工长期加班回家后猝死,工伤如何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须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两个基本条件,如果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内突发疾病死亡,还须符合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条件。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以及,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1项、第2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前款第3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及申请人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提交申请工伤材料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报登记表》、《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申报证据清单》。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合同书》复印件,或确立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2、受伤害职工《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害后诊断病历或职业病诊断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两人以上旁证证明(证人证言)。

  5、区工伤申报经办部门在接到申诉人提供的材料后,认真审查,对材料完整、符合申报条件的,开具《受理通知书》,并报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查认定;对不符合工伤受理范围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告知其不予受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救济途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员工长期加班回家后猝死,工伤如何认定?的相关资讯,通过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员工工伤的认定范围、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及申请人限制以及工伤申请材料包括哪些。如果您还有相关法律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