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算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25 11:22
人浏览

  相信大家对国家每一次发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很好奇,这个数据到底是怎么统计而来的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算的呢?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这方面的问题整理吧,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困惑。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算的

  据介绍,每年,国中调都会进行住户调查。其中,城镇住户调查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城镇居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现金收入、非现金收入等。

  所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将调查户家庭的总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再除以居民家庭的常住人口,得出该数据。

  家庭的总收入,由四个方面构成:工资性收入(如劳动报酬,含兼职等),经营净收入(如做生意所获净收入),财产性收入 (如有价证券、房屋租金、红利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退休金、失业救济金、保险赔偿等)。

  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

  二、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怎么算

  家庭总收入是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

  1、工资性收入

  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

  2、经营性收入

  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

  3、财产性收入

  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转移性收入

  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等;家庭、亲友间的赠送和赡养等。

  三、可支配收入源头数据是怎么来的?

  城镇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城镇住户调查,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来源于农村住户调查。

  国家统计局与加拿大统计局合作,对城乡住户调查实施了一体化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全国抽选出1650个县(市、区)约16万住户参加城乡一体化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覆盖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分布在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根据统一方案和工作流程,直接组织调查户进行记账,记录调查户工资、补贴、家庭经营收支、红利、租金、利息、养老金以及交纳个税和社保费用等现金和实物收支。

  由上可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是指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计算方式主要是将调查户的家庭总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再除以居民家庭的常住人口所得的数据。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么算的这方面问题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